“汗阿玛,我们可以先从死牢挑选那些犯了死罪同时又罪无可恕的死囚犯们选择。同时允诺可给他们一个机会,当注定死亡的人了有活下去的机会时,人总会选择活的。”
虽然这个活下来的机会十分渺茫。
“既是罪无可恕,又如何能让他们活?”康熙步步急逼,问得愈发细致。
“若是不能赦免,我们可以赦免他们的家人,比如另他们没入贱籍的妻女从良等,或是给予他们在外的家人银钱等等。”
“假若囚犯是孤身一人已无亲眷,倘若试验失败,朝廷可将其风光大葬,并予以嘉奖;若侥幸逃过一劫,我们可告知在其所在家乡他的义举,由朝廷褒奖,日后若他回到家乡也能多些机会。”
“汗阿玛您以为如何?”
胤礽不安地抬起眼,等着康熙的反应。
康熙沉吟不语,似在考虑胤礽所言的可行性,小芳却突然出声道:“我以为依你的性子是断说不出这种话的。”
胤礽翻个白眼,轻嗤了声通过思想与她交流,“我又不是菩萨。”
“我的前置条件是死囚犯。他们本就犯了死罪,终有一天会被处以死刑,我的提议也可算是给了他们一线生机,若是运气好,可以免去一死,他们的家人也会得到开释。”
“若是死囚犯中有冤假错案的呢?”小芳反问,“不论是你还是你的皇父,乃至负责刑狱的官员,都不能保证死囚牢中不会有冤屈存在。”
胤礽陷入沉思,小芳乘势追击:“还有那些诚心悔过的人呢?”
“所以呢?因为他有心悔改,所以我们便要原谅,他就可以一点代价不负,让我们对他从前的过错既往不咎?”胤礽同小芳针锋相对,二人各有各的道理,谁也不让。
小芳的意思胤礽并非不懂,只是......犯了错只需轻飘飘一句知错悔改便可以吗?
不可以的。
诚然,自古有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此前提是在你有心改错的基础上,不论你有心与否,你的的确确是犯了错,你需要因此付出代价。
如今试验牛痘,便是朝廷给予的一个机会。
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至于你说的冤假错案,我们确实不能保证。”胤礽深深叹了一息,“从古至今,若要推翻前案从审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若要使已判定的案件重审,或由当事人上告,或由当事人亲属代为上告。而上告途径多为越级告之,或告御状。”
“唐武周时,永徽律名文规定:越级上诉者,笞四十,得实不座。【1】由此可见刑律的严苛。”胤礽一顿,“清随明制,大清律所言审转复核制,便是指地方官若要判处死刑,需逐级向上经五次反复审判,方可最终定下死罪。”【2】
“若确确实实存在冤屈,在他们撑过此劫后,将前案重新审理也无不可。”
胤礽半阖上眼,无奈叹声:“这是如今我能想到唯一可以减轻损失的办法了。”
小芳也是一叹,渐渐没了声音。
“太子所言爱卿可都听见了?”康熙看向孙之鼎。
孙之鼎连忙言道:“回皇上,微臣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