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

乡间小饭馆[美食] 雪刀 5023 字 2023-02-17

杂货店老板:“你都把它们几个喂胖了。”袁如珠一直在喂这几只流浪狗。最开始时,这几只流浪狗瘦得皮包骨,现在被她喂得胖了不少。

注意到袋子里有鸡腿和鱼肉,杂货店老板有些艳羡地瞅着吭哧吭哧吃东西的狗狗们,继而有些感慨,袁老板心善呐,给流浪狗吃这么好的东西。

袁如珠蹲下来,俯视毛发有些脏乱的小土狗。村里的流浪狗不少,可惜她没法全部带回家去养。家里已经养了两只狗,再没多的精力去养别的了。

翌日,吴桂芳早早起床,正要和李长贵去饭馆清点检查食材,袁如珠说:“今天我和幺姨爹去。”

“你今天不锻炼了?”

“今天歇一歇。”

袁如珠和李长贵去了饭馆。

……

“咕咕咕……”鸡笼里,老母鸡咕咕直叫,吴桂芳将鸡食倒进去,一抬头就见袁如珠和李长贵进了院子,“回来了?”

李长贵径直朝她走来,他的两颊红红的,像是有些不好意思。

吴桂芳茫然,“长贵你咋了……”

话音刚落,面前就出现了一大捧花,紫色的牵牛花和玫瑰花簇拥着闪着光的星星灯,交织成鲜艳的色彩,馥郁的香气直接扑到了吴桂芳鼻尖。

吴桂芳愣住,“这是……”

李长贵面庞越发红,“今天、今天是七夕节……”

吴桂芳张了张嘴,耳根宛若被泼了一层胭脂,她赧然道:“七……七夕?今天是七夕啊,咋、咋还买花呢。”

袁如珠笑吟吟,“七夕节就是要买花嘛,幺姨,快接着啊。”

吴桂芳一脸羞赧,她接过花。花束很大,得双手抱着,她从未收过这么大的花束。以前和李长贵谈恋爱时,她收过花,结婚后,他们忙于生计,也不想浪费钱,便没怎么过过什么七夕节情人节,也没买什么花。

这是她第一次收到这么大一捧花。这么大一捧花,上面还点缀着各种闪亮的小饰品,看起来就不便宜,“这得花多少钱啊。”

李长贵:“没、没花多少钱。”

“珠珠你拎的啥?”吴桂芳注意到袁如珠手里拎着的袋子。

“今天七夕节,要吃好吃的。”袁如珠咧嘴,“我买了些菜,中午做好吃的,我先去灶屋了。”她走向灶屋,把空间留给吴桂芳和李长贵。

吴桂芳摸着鲜艳欲滴的花瓣,“买啥花啊,多浪费钱。”虽然她用的是埋怨的语气,但明显能看出来其实她是很开心的。

“不浪费,不浪费。”李长贵笑得憨厚。

吴桂芳把花抱进屋子里,她找出瓶子,将花一朵一朵放进去。小夏小秋围着花瓶,小秋兴奋道:“花花,好看!”

小夏有些疑惑,“电视里七夕节都是送玫瑰花,为什么还送牵牛花呀!”

李长贵解释道:“珠珠说以前咱们过七夕节都是送牵牛花的。”

牵牛花开在七夕前后,花朵鲜艳漂亮,名字又和牛郎织女有联系,故而古时每每七夕节,文人墨客总会赞美牵牛花,牵牛花也就成了七夕节时男女互相赠送的定情之物。

然而现在七夕节被西方文化严重同化,古时中国传统七夕节主打的是牵牛花,而现在却变成了玫瑰花。

之前珠珠说到这个的时候,声音里尽是遗憾,“咱们的传统节日啊……”

小夏若有所悟,“原来七夕节本就应该送牵牛花的呀。”

把花插好后,吴桂芳径直去往灶屋。灶屋里,袁如珠正在切肥猪肉。

“这是准备做啥吃?”吴桂芳的声音从她身后响了起来。

“巧果和芙蓉鸡片。”

七夕节吃巧果和鸡吴桂芳倒是知道,七夕节又称之为乞巧节,所以会吃巧果;至于吃鸡,那是因为七夕节时,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牛郎织女便不会分开,所以七夕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鸡,以此祝愿牛郎织女永不分离。

吴桂芳问:“芙蓉鸡片是……”

“一道国宴菜,做出来的成品颜色洁白如芙蓉,所以叫芙蓉鸡片。”

袁如珠快速动着刀锋,很快切好猪肉,放锅里翻炒。渐渐的,肥肉的油被煎了出来,肉也起了酥。时间一到,她盛出煎出来的猪大油和肉酥。

面粉里打入鸡蛋,倒糖粉和猪大油,添水和匀,揉成面团后醒发。半个小时过去,她将醒发的面团揉到细腻光滑,分成小剂子后塞进巧果模具里压花。

一个个精致小巧的巧果压出来后,再醒了二十分钟,袁如珠将其放到锅里煎。

热油和巧果碰撞,呲啦呲啦声里,巧果表皮逐渐变得金黄。猪油香、面香、甜香一股一股窜出锅底。

巧果两面都煎得金黄之后,可以出锅了。

围在灶边的小夏小秋早已急不可待,巧果一出锅,便快速伸手去拿。

袁如珠:“小心烫,凉一会儿再吃。”

等巧果没那么烫了,小夏小秋拿起巧果塞进嘴里。袁如珠洗干净手,也拿了巧果吃。

金黄的巧果外皮酥脆,撕开微微焦黄的表面,内部绵密松软的组织暴露在空气里,浓郁的油香味和面香味分布在绵软的内部,一咬下去满口都是油面糖蜜之味。

不疾不徐地咀嚼着外酥里软的巧果,袁如珠说:“等会儿用红绳把巧果穿成串,让小夏小秋他们俩戴上。”

为了图吉利讨个好彩头,七夕这一天,往往会将七夕巧果穿成串挂孩子身上。

吴桂芳端着煎好的巧果出去穿串,小夏小秋也跟着出了灶屋。袁如珠吃完手里剩下的巧果,洗洗手后开始准备做午饭。

灶屋里浓香阵阵,汤锅里冒出来的云雾笼罩着袁如珠,她揭开汤锅锅盖,锅里汤汁沸腾,咕嘟咕嘟冒泡的鸡汤泛着金色的油花。

勺子搅动几下鸡汤,盖上锅盖继续炖。袁如珠擦擦汗,取出料理机。

鸡肉,鲈鱼肉、马蹄、葱米、姜米通通放进料理机里,再倒入适量盐,最后舀上两勺鸡汤和进去,袁如珠按了一下料理机,料理机迅速转动起来。

芙蓉鸡片做法很多,有些做法里不需要加鱼肉和马蹄,袁如珠更喜欢加鱼肉和马蹄的做法。鱼肉会使芙蓉鸡片吃起来更鲜,口感更松软嫩滑,单只是鸡肉的话,口感会有一些柴,加入鱼肉后,口感会更松嫩。而马蹄,也可以分解鸡肉的干柴。

在古代时,做芙蓉鸡片没有料理机的辅助,一般是用刀背砸鸡肉,差不多得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将鸡肉砸成泥,所以做这道菜很费时间。现在有了料理机的辅助,做芙蓉鸡片也方便了许多。

将料理机里打好的肉泥倒进碗里,她一边在肉泥里加蛋清,一边搅动肉泥。蛋清和肉泥慢慢融合,她倒了一些淀粉进去。

“淀粉的量一定要适度,不能多,多了,做出来的鸡皮子就会老。”袁如珠对吴桂芳说。

吴桂芳在跟着袁如珠学芙蓉鸡片的做法。

加了蛋清和淀粉的肉泥过筛,篦掉里面的筋膜,留下的肉泥吃起来会更加细腻滑爽。

接下来袁如珠开始调汁,姜汁、黄酒、清鸡汤、盐和水淀粉搅进一个碗里。汁儿调好,起锅烧油,她准备吊鸡片。

锅里油温至三成热,她将肉泥糊糊倒入油锅里,摊成一片。芙蓉鸡片要好吃,鸡片就要摊得大而薄,薄而不碎,熟而不焦,这十分考验火功,若火功掌握得不好,做出来的鸡片便是带着瑕疵的残次品。

袁如珠严格地把控着火候,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片一片洁白的鸡片吊了出来。

鸡片吊好,袁如珠另起锅,留了些底油,之前调好的料汁儿下锅。料汁烧到粘稠,烧成了透明的琉璃芡,鸡片炒进锅里。

浓稠的琉璃芡包裹住洁白的鸡片时,袁如珠手执锅柄,将鸡片翻到空中,“不能前翻,得用后翻,不然汤汁会溅到身上。”

“嗯。”吴桂芳牢牢记住袁如珠说的话。

袁如珠特地在盘子里加了嫩豆苗数茎,取其翠绿之色用以点缀鸡片。鸡片出锅,光滑洁白的鸡片落入翠绿的嫩豆苗中,腾腾热气上升,浓郁的香味弥漫不止。

小夏定视盘子里的芙蓉鸡片,伸手就要端起盘子,袁如珠拦住他,“等等。”

她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鸡油,撒到芙蓉鸡片上,撒过鸡油的芙蓉鸡片,闻着更香了。

吴桂芳左右观察芙蓉鸡片,鸡片光滑白嫩如芙蓉花,倒是一点也看不出来是鸡肉了。

“这鸡肉做的不像鸡肉,像嫩豆腐一样。”

袁如珠笑了笑。有句话形容芙蓉鸡片是吃鸡不见鸡,名为鸡片,却似乎瞧不见鸡肉。这也是这道菜的特色之一。

“好啦,快点盛饭,准备吃饭了。”袁如珠端起芙蓉鸡片,走出灶屋。

所有菜端上桌,吃饭前全家人先喝了一碗鸡汤才开始动筷。喝完鸡汤,小夏小秋第快速去夹芙蓉鸡片。

鸡片恰似田间俏丽的娇嫩芙蓉,洁白光嫩,入口滑嫩至极,牙齿稍微一碰便化开,宛若入口即化的果冻一般。融化在舌尖后,唇齿间只剩下让人不停回味的鲜美之味。

素雅清淡,柔嫩鲜美,光润饱满,油而不腻,每一口都是极致的鲜美滑嫩,每一口都能鲜美滑嫩到心坎上。

小秋奶声奶气道:“姐姐,鸡片,好吃!”

袁如珠莞尔,用勺子给她舀鸡片,“那小秋就多吃点。”

“嗯!我要吃好多好多!”

吴桂芳和李长贵细细品尝着芙蓉鸡片,夫妻俩不约而同在心里默默发出感叹,怪不得这芙蓉鸡片是国宴菜,这道菜这么好吃,当真是当得起国宴菜之称。

“这芙蓉鸡片做的倒是不错。”明亮奢华的包厢里,林芳菲尝过芙蓉鸡片后,点评道。

周既明颔首,“确实不错,荧荧,你怎么不吃?”

“荧荧?”

周绘荧回神,她清清嗓子,“嗯?”

林芳菲给她夹菜,“发什么呆?快吃饭吧。”

周绘荧低头默默吃饭。林芳菲的目光在她身上逡巡,这段时间荧荧瘦了不少,本来就单薄纤瘦,如今更加单薄纤瘦,瘦得快像一支竹杆子了。

“多吃点肉。”林芳菲给她夹肉。

“嗯。”周绘荧忍着恶心反胃的呕吐欲,强迫自己进食。她深吸一口气,面庞埋得很低。

吃完饭离开饭店,走出饭店后,一个戴着小红帽的小女孩抱着一篮子花跑过来,说今天是七夕节,问他们买不买花。

周既明买了花,递给林芳菲。林芳菲抱着花,神色微微涣散起来。

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