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浮沉百态

大明官 随轻风去 1141 字 2022-09-22

而且前有东宫属官方清之被廷杖贬谪,后有怀恩被发配,更是向朝臣们传递了一个信号,天子开始大张旗鼓的剪除太子身边的羽翼了。

震荡是如此剧烈,顿时朝堂上下人心浮动,仿佛人人都成了哲学家,开始思考三个问题:我是什么人?我从哪里来?我将往哪里去?

别人都是思辨派。方应物却是行动派,毕竟这一切都与他切身相关。此时他已经现身于皇城西南边的吏部衙门。

按说吏部是主管天下官员升迁荣辱的要害衙门,但方家却一直没怎么和吏部打过交道。

方家父子都是清华进士,有关告身敕牒都是礼部负责;方清之做官一直在高贵的翰苑词林里晃荡。靠的是才华、名声和钦赐进步,与吏部铨选关系不大;而方应物太能折腾,官职总是由朝廷直接点授。不由吏部铨选,在吏部只是走走程序而已。

但今日方应物前来。不为别的,就是为父亲“跑官”来了。就像别人很正常干过的那些事情。

天子只说贬谪边远州县,具体操作还的看吏部,就是“边远州县”四个字也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方清之名声太响亮,不方便办这等没品的俗事,而且方清之自己也放不下架子。于是方应物身为孝子,只好亲自出马操劳了。

其实按照朝廷规矩,是严禁闲杂人等去吏部跑官的,或者方应物大可不必到吏部衙门,去有关官员家里头可能更方便一些。

但方应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大张旗鼓的去吏部,摆出了“有理走遍天下”的派头。说真的,这也是他无奈为之,要借此公开向吏部施加舆论压力。

方应物才进了吏部大堂,值守的杂官小吏齐齐瞥见他,登时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认识的当然知道小方大人是什么人物,不认识的听别人介绍也就认得了。吏部这里算是官场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之一,自然知道方应物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