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荆 园有棘 21

搞定井下的安全作业标准后,盛无崖带着荆无命在县城里随便逛了几圈,买了一些针线和白纸。无意间路过一家酒楼时,两人突然闻见了一阵烤鸭的焦香,女郎摸了摸肚子,拉着少年往楼里一拐,说道:“走走走,咱们吃烤鸭去!”

只可惜这家酒楼的烤鸭闻着虽香,吃起来也就那样,店家只是简单地把鸭肉片下来摆了个盘,既没有葱丝黄瓜,也没有薄饼甜酱。盛无崖吃得很是失望,在饭桌上向少年问道:“小荆,你有没有吃过那种把鸭肉用薄饼卷起来,配以甜酱黄瓜的烤鸭?”

荆无命点点头:“吃过。”

“你觉得哪种吃法更好?是这种直接啃的呢,还是那种配薄饼的?”

“后一种。”

“果然,我就说吧,烤鸭还是卷起来吃比较香。”盛无崖叹了口气,又问:“你吃过开封府的高炉烧饼么?”

荆无命摇摇头,老实答道:“没有。”

“嘿,烤鸭还有一种吃法,就是配那种烧饼的。吃的时候先用刀把烧饼分开,然后在里面刷上甜面酱,再配上三根瓜条、四段葱丝、五片鸭肉,最后再塞入一根哈密瓜或者山楂条,一口咬下去,那滋味儿,原地飞升!”

“哈密瓜是什么?”少年疑惑道。

“就是哈密产的甜瓜啦。”女郎这样解释。这种瓜在明朝时还是贡品,得等到康熙了才能喜提“哈密瓜”这个专属称号,不怪荆无命没有听说过。

盛无崖因为少年好奇,便跟他细细描述了一下哈密瓜的模样和味道,说着说着还把筷子往桌上一拍,咬牙切齿道:“这楼子里的烤鸭我是吃不下去了……走,咱们自己买鸭子去,我给你做高炉烧饼烤鸭!”

两人说走就走,将桌子上没吃完的饭菜打了个包,一路往青亭县的活禽一条街扑去。要自制烤鸭,除了必不可少的鸭子外,还得采购一大堆香料。葱姜油盐盛无崖家里都有,这次只需要称一些胡椒、八角、香叶这样的配料就好了。

这三样东西,价格都不便宜,尤其是胡椒,在唐宋时非富非贵不得用。后来,因宋元的海运发达,胡椒逐渐走下神坛,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了。按《明□□实录》的记载,朱元璋还干过用胡椒充作官员俸禄的事儿。这些官员领到胡椒后,拿到市面上到处售卖,进一步加剧了胡椒在民间的流通。

总之,胡椒也好,香叶也罢,如今都不再是那种普通人用了会被视为僭越的天家之物,只要有钱,什么人都可以称一点回家尝鲜。

恰好盛无崖就有点小钱。

除了香料和鸭子,女郎还在县里买了一罐甜面酱和一袋米花,之后就和荆无命结伴回冯家湾去了。

当天晚上,盛无崖将鸭子杀了,剁去爪子和翅膀,然后拿着一根牙签走到少年面前,笑眯眯道:“能不能拜托你用签子在鸭胸和鸭腿上扎些小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