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种之前用草木灰拌一拌,既可以增肥又可以防病;红薯可以种得比土豆晚些,种之前需要深耕土地并加足基肥;玉米的种子播种前要浸泡催芽,开花后若是碰上大风和雨天就不能指望它们自攻自受,还得人工授粉……这些知识有的是盛无崖在美洲向当地人请教的,有的是她自己摸索出来的。她打算在育种的这几年里进一步细化整理造书成册,以便将来外传。
育种的第一年,盛无崖还抽空给自己和角鹿垒了几间避雨的石屋,极大地提高了两畜一人的生活水平。之后又挖了好多地窖,打算用来储存收获的粮食。这年秋天,她的辛苦耕耘迎来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收成。盛无崖挑出饱满漂亮的留种,剩下的歪瓜裂枣全都进了角鹿的肚子。
入冬后,地里就没什么活儿了,突然闲下来的盛无崖有些呆不住,遂起了下山游历的心思。下山前,她做了个简单的自动喂食机,把两头角鹿拉来一本正经地叮嘱道:“我出门一趟,会尽早回来的。你们俩先吃这里的,不够了自己去山里找啊。”
两只角鹿瞪着又大又圆的眼睛,“嗷呜”了一声。盛无崖拍了拍两个跟她走过千山万水的大家伙,安慰道:“我会给你们带好吃的豆子回来的。”说罢,就挥挥手离开了棋坪山。
离开棋坪山后,她漫无目的地一路北行,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河南府擂鼓山下。腊月间,山下的百姓忙着过年,盛无崖因观雪多呆了两日,发现此处百姓过年的习俗与别处不同,多了一道上山孝敬“聪辩姥姥”的流程。
“聪辩姥姥?”她心中有了不好的联想,便多问了几句:“那是什么人?”
“那可是位大好人啊!”年轻的小伙子这么说道:“姥姥给村里人看病,还教村里的娃娃读书,最好不过了!”
“是啊是啊!”旁边的一个老太太接腔道:“我儿媳妇儿难产,还是她老人家接生的呢,母子平安!”
“就是老天不长眼,这么好的姥姥,不会说话也听不见别人说话……”年轻人唉声叹气:“我过年得多给城隍老爷上两炷香才行,让他好好保佑姥姥!”
“不知山里的路怎么走?”盛无崖按住心头的不安,再次询问:“我也想去拜一拜这位姥姥……”
年轻人给她指了路,一边挥手一边喊:“你对姥姥客气点啊,不要冒犯了她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