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这样的地方,宋万水并不计较,他只是默默地在本子上的地址后面画了个叉,就再也不往那些地方走了。

现在那个本子,已经由她摘抄了两本,放在厂子的办公室里供新人传阅。

过年后,柳暄红招了许多人,有生产线的工人,也有管理层,和销售组的售货员。

工人最好招,柳暄红的公告一出,十里八乡的妇人们踊跃报名。

管理层则最是困难,招聘开始后就没人应聘上,宋暖英很担心,可是柳暄红却说在乡下和县里招不上,就去省城,去大学里招人去。

计划已经定下了,等忙过开年的这段时间,她就会带上她们兄妹和宋主任去省城。

宋暖英心生荡漾。

省城,乡下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听说那儿比松山县更繁华呢。

这辈子见过最发达的地方就是松山县的她想像不出来什么是更繁华的模样。

不过在去省城前,她和哥哥得把销售组的新人带好。

这些新人都是各个大队和村子的年轻人,有冲劲,肯干能吃苦,唯一的缺点是太青涩。

尤其是出身农家,大对数人在挥着锄头埋头苦干的岁月里失去了思考和变通能力,胆怯和放不开。

因为这,柳暄红特意买了些书籍回来,每天晚上组织学习班,工人自愿报名,住在附近的人家大对数都报名了,没空来回的也借了书回去看。

这些年轻人大对数上过小学或者扫盲班,也识得几个字。

带了他们一段时间,宋暖英和宋万水已经发掘出了哪些是适合干销售的好苗子,把他们都打发出去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