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在意,不紧不慢地穿好衣裳,门外,宋秋在等着她。
“娘,奶说饭好了。”
呵呵,隔壁刚还忙着要炖鱼,这就做好了,柳暄红懒得戳穿老太太的小把戏,她心情好,就去隔壁和老婶子,大姑娘小媳妇一块唠嗑,手里忙活点什么活动一下。
等到天彻底黑了,屋内点上煤油灯,老宋家的汉子回来了,一家人搬凳子拿筷子,开始吃饭。
饭间也不沉闷,只要不提从前的龃龉和那几百块债务,一切都好说。
宋老头和她谈起庄稼的事儿,说其他人家也想租。
又谈起明年还要分地,宋老四家的生了个女儿,也不知要不要落户于村里。
若是在村里上户口,这个闺女便能分得两亩地,若是在城里,就不行了。
于庄稼人而言,地是命根子,是活着的根本,宋老头想要让孙女挂在老大家名下,能分一份田,老四不种他种。
不过老太太不肯。老太太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生了个读书种子宋老四,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城里工作,户口也迁到了城里,吃着商品粮,花着大把的票,这顶好的城里人身份怎么能和乡下泥腿子比!
她拿钱桂英的身份说道,两口子都是城里人,生个乡下女儿算咋回事儿,再者说人老丈人家也不会乐意。
宋老头没法子,只得含糊着不提了。
这顿饭吃的还算舒心,二房和大房甚至过于殷勤,老太太也没咋为难她。
柳暄红原还纳闷,二嫂王绣花抱着妞妞和她咬耳朵:“老三家的,你在城里晓得不?妞妞他四叔要转正。”
宋老四之前毕业进了农机厂,不过先干的实习工,一月工资就十五块,算不上什么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