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嫂是个苦命人,她和宋老太太是远房亲戚,平时有什么得罪人的活儿都她说,平日里勤勤恳恳劳作,手里的确没钱,柳暄红愿意给她面子,顺着她的台阶下:“大嫂说的,我何尝不晓得,但是我手头是真没钱了。”
这话一出,老宋家的人齐齐抬头看向她,目光如炬。
柳暄红就是他们的钱袋子,柳暄红说没钱,那是大事。
宋老太太也不气了,急忙拉着她的胳膊问:“还剩多少?怎么就没钱了?”
她倒没埋怨柳暄红乱花钱,毕竟三房就在她眼皮子底下,屋里多出一根线她都晓得,而当初宋老太太愿意让老三媳妇管钱,也是瞧中她的软糯性子,压根不会乱花。
事实上三房一直过的清苦,不过正如柳暄红所想的那样,宋家人一有什么事儿就找三房借钱,柳暄红软弱,说借就借,几年下来,三房还剩多少存款,宋老太太心里也没底儿。
柳暄红叹了口气,故意往少了说:“我手里头也只有五十了。”
“这么少!”
宋家人倒吸一口气。
五十块,家里光景好,没大事的时候还好,然而宋老四要娶媳妇,尽管如今日子艰难,公家说娶妻不能有彩礼,但是谁家乐意白养一闺女送人,结婚嫁娶就算是整个屋子,买条新被新盆新衣裳什么的,至少也要花两三百。
再者,宋老太太生了四个儿子俩闺女,再加上儿女结婚生孙辈,一大家子好几十口人,粮食压根不够吃的,每月光是买粮就需要二十块。
宋二嫂直接道:“娘,您要不要让老四再处处?”
宋老太太狠狠剐她一眼。
宋二嫂小声嘟囔,“这不是,咱家没钱了嘛。”
宋老四是幺儿,宋家举全家之力供他读书,中专毕业后在隔壁镇的农机厂工作,还是学徒,一月工资十五块,也是除三房外最有钱的人,平时工资也寄一半回家补贴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