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伙计甚至得意洋洋地道:“去了关外,大有可为啊,你可知道现在马价涨了多少吗?实话和你说,自车行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以来,这马价从正德三年起到现在,足足翻了三倍,三倍哪,以往十几两银子一匹马,现在得要三十多两银子,甚至有时候还未必能买得到呢,你想想看,这出关去放马,好处有多大?关外跟京师的距离,其实也不算远,不过是数百里罢了,也不算什么背井离乡,咱们黄东家是做大买卖的人,一口气在关外圈了大片的牧场,雇佣了一些关外的牧人来做师傅,来这关内雇人,他舍得银子,毕竟将来等马养起来了,养出几千匹来,送到这京师来,那就是金山银山了,这工价是五两银子一个月,也不算少了,何况吃住都有人照应呢,关外也没那样的苦寒,等将来生意好了,这薪俸还是要涨的。只是,公子,我看你不太像是受雇的人,反而像是……像是做大买卖的,莫非公子想来买马?哈……现在咋咱们商行……”
一切都明白了,马价日渐增高,可即便如此,拿出了真金白银,买的却多是关内的驽马、老马。
这京师和关内,还真不远,镇国府那儿,又鼓励汉民出去放牧,于是不少大商行都开始动了心思,正在疯狂地招募人手,用于出关建立牧场呢。
比起那些官老爷,商贾的行动力反而更加快捷,一旦他们认为有利可图,此时就绝不可能磨磨蹭蹭了,一面开始在关外和关外的镇国府接洽,一面四处去雇佣一些有经验的牧人,另一面,就在京师到处招募人手,这里招募不到,就去其他地方招募。
自镇国府建立以来,受惠于这镇国府而家业兴旺的商贾不少,这些人自然对镇国府提倡的事情慎重衡量。
既然是有利可图,这些商贾可不怕麻烦,这些人最是擅长抓住商机的,这是他们做生意的信条,慢人一步,则满盘皆输,所以他们贯彻起镇国府的意志来,可谓神速。
朱厚照却是兴致浓厚地道:“我就是要去关外放马的,休要啰嗦,赶紧登上我的名字,什么时候可出关?”
这伙计也是无语,连忙去和另一处的一个汉子打起了商量。
过不多久,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汉子便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朱厚照一眼,便道:“我叫赵让,从前在关外做过一些事,蒙黄东家不弃,这一批的牧人算是我来领头,你叫我赵大哥即可,你叫什么名字?”
朱厚照道:“我叫朱寿,这个,叫朱谦。”
钱谦立即一副死了妈的样子,却是不敢多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