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谦甚至怀疑,嘉靖放任杨廷和等人打压这一批人,一直保持沉默,等的就是今日,因为这批人投机失败,最后成为了大礼议事件的牺牲品,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为其他朝廷命官接纳,他们想要平步青云,唯一的机会就是死死的抓住嘉靖这根救命稻草,或者说,是抓住朱载基。
无论如何,这些人一个个的显赫起来,至少他们和徐谦的目标一致,暂时也不可能引起什么冲突。
张璁进京的消息传出来,紧接着第二日便进了内阁当值,不过这位张大人上任的第一天,就上了一道奏疏,要求改名。理由呢,很简单,为尊者讳。因为嘉靖叫朱厚熜,而张璁的名字中也有一个璁字,虽然两字不同,可是字音却是相同,其实这种事,大家也都是凑合,嘉靖叫朱厚熜,朝中王厚、刘后之类的人多的是,莫不是也要为尊者讳?可是张璁却偏不如此,他正儿八经的上了奏疏,意味深长。
嘉靖也高兴,立即给他赐名孚敬,另外还特旨嘉奖一番。
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倒是颇为欢实,大家终于反应过来了,许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张璁无耻。
无耻就无耻吧,反正张孚敬不以为意,下值之后,他便立即赶往了徐府,拜谒徐谦。
他是内阁学士,徐谦是户部尚书,虽然内阁学士只是正五品,并没有其他的兼职,品级确实是不如徐谦,可是但凡入阁,其实在权利上就已经高于尚书,徐谦不去拜谒他就不错,偏偏这位改名的张大人不以为意,身段之低,很是教人大开眼界。
对待张孚敬的拜访,徐谦倒也拿出了一点诚意,亲自到中门迎他,论出身,徐谦甩张孚敬几条街,可是论年龄,张孚敬比徐昌还要大,其实这也是张孚敬不择手段非要巴结嘉靖的主要原因,他和其他的清流不同,人家是春风得意,年轻轻的便做了官,时间有的是,慢慢熬资历,养名望,机会迟早会送上门。可是张孚敬年近五旬才金榜题名,四十六岁才做官,就算他活得长,再活三十年就已是侥幸,假若十年之内不能平步青云,他这辈子,只怕至多也就混个知府。可是张孚敬是个雄心勃勃的人,在他13岁时便有共济天下的理想。在《题族兄便面》诗云:“有个卧龙人,平生尚高洁。手持白羽扇,濯濯光如雪。动时生清风,静时悬明月。清风明月只在动静间,肯使天下苍生苦炎热。”
一个人少年时便踌躇满志,结果熬到中年才勉强混了个官职,在部堂里观政,几乎没有人看好他,大多数人对他白眼有加,那时候的张孚敬只怕只有一个念头,无论用什么办法,他一定要爬上去,他要爬的比所有人高,要实现自己幼时的理想。
徐谦迎他入厅,打量着这个不同寻常的访客,徐谦见过的官员,大多都是按部就班,或者是四平八稳,可是这个人,显然是个很有冒险精神的人,张孚敬比他的岁数显得还老一些,两鬓已是斑斑,显然是长久被人压制,他的日子过的并不好,不过他并没有显露出一朝得志时的得意忘形,反而满脸谦逊之色,这让徐谦对他增加了一丁点的好感,不过这种好感也实在有限,因为徐谦知道,这不过是他面对自己的姿态而已,至于人家心里怎么想,那也只有天知道。
张孚敬微微一笑,喝了一口茶,随即道:“徐大人,久仰大名,老夫今日前来拜谒,为的乃是新政之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