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礼部震撼,祁林王大军前来,顾锦年下令杀敌!惊天内乱!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5762 字 2022-09-22

赵益阳也有些无奈。

因为杨开在怀疑他,认为陛下与兵部私下授权兵符给顾锦年。

可问题是,这种事情瞒谁都可以,六部尚书不可能瞒得住的。

如此大的事情,若不商议,想做就做,肯定要出大问题。

得到赵益阳坚定的回答。

杨开也就彻底松了口气。

“赵尚书,老夫也只是好奇罢了,毕竟调兵十万可不是小事。”

“世子殿下毕竟是镇国公之孙,明年可能就要封侯了,如若发生这种事情,那就麻烦了。”

“老夫也不想看到这一幕。”

杨开稍稍歉意开口。

“无妨,我也明白杨大人的苦心。”

赵益阳点了点头,他明白杨开的苦心。

顾锦年现在风头最盛,可大夏王朝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与匈奴国开战。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真发生这种事情,那就麻烦了。

私自调兵,这是死罪。

礼部也必然要弹劾,御使台也要弹劾,甚至兵部也不能偏袒顾锦年。

这是国之规矩。

谁都不能践踏,也绝对不开先河,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能因为你顾锦年的身份,而乱了规矩。

得到答桉,杨开也不啰嗦。

转身离开了。

只是等杨开走后,赵益阳立刻出声。

“来人。”

“去一趟山魁军营,询问一下最近有无事发生?”

“最快加急,不要耽误了。”

原本赵益阳不放在心上,可看到杨开都亲自来问,他内心其实也没底,派个人去问问情况。

顶点

如此。

一直过了三四个时辰。

京都当中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

有人从江陵府回来,说有大军包围了江陵郡,具体是什么事情就不清楚了。

这种风言风语一开始不多,但随着来的人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一直到翌日,丑时。

赵府当中。

一匹战马快速奔来,停在了赵府当中。

紧接着手握一封信,声音急迫道。

“三千里加急军机情报。”

他大吼一声,直接朝着府内赶去。

赵益阳被惊醒了。

连忙起身,来到大堂内,接过加急军文。

只是当他展开军文后。

刹那间,赵益阳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书信内容很简单,顾锦年以圣旨调兵十万,牵扯建德皇帝,而后以江陵郡所有官员性命为要挟,再度索要十万大军。

共计发兵二十万。

嘶。

倒吸冷气的声音响起。

大堂当中,赵益阳面色无比难看。

二十万兵马。

顾锦年真是天大的胆子啊。

居然调遣二十万兵马?真就不想活了吗?

私自调兵,这是死罪。

调遣二十万大军,全家抄斩都不为过吧?

“速将这封书信,交给镇国公,快。”

赵益阳开口,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只是下一刻,他马上制止。

“不行,老夫要亲自去一趟国公府。”

他是兵部尚书,是镇国公一脉的,也可以说不是镇国公一脉的,只能说大家是武将集团,没有镇国公的支持,他在兵部话语权也不大。

可能成为兵部尚书,也绝对不可能是国公一脉,自成一派差不多。

只是又是很快,赵益阳摇了摇头,他没有去镇国公府。

而是深吸一口气,拿着书信去杨府了。

这件事情他不能说,不能告知镇国公,这件事情太大了,告诉镇国公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牵扯到镇国公。

正常处理反而更好,镇国公不知情,到时候出面帮顾锦年,也有缘由。

自己去说了,不但牵扯到自己,而且还会帮倒忙。

下一刻。

杨府当中。

还在处理公文的杨开,听到赵益阳深夜拜访,一时之间,杨开愣住了。

他猜到是什么事情。

深更半夜,若没有大事,赵益阳怎会来找自己?

不多时。

赵益阳走来,面色沉重,将书信摆在杨开面前,而后坐在一旁,勐灌了一口茶水,沉默不语。

杨开接过书信,看了一眼,眼中是惊骇。

是深深的惊骇。

“二十万大军。”

“吴王志他疯了吗?”

赵益阳来的时候,他就猜到有什么事情,只是没想到事情比他想象中要严重这么多。

你说调个三五万,还能接受。

二十万大军?

这是要做什么?

二十万大军,都可以起兵造反了,当然打不过的概率很大,可依旧能让大夏王朝内乱半年甚至一年左右。

“顾锦年以建德皇帝为由,吴王志有失责之罪,但问题不是最大的。”

“另外十万,以江陵郡百官的名为要挟,他不得不放。”

“这回要出大事了,只怕镇国公都保不住他。”

“杨大人,接下来该怎么办?”

赵益阳出声,他也是苦涩无比,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兵部只怕也要受罚,但受罚不是大问题,而是这件事情一但出来,只怕朝野震惊。

而那些针对镇国公的人,将会彻彻底底爆发,疯狂弹劾顾锦年。

如今的局面,文武对立已经很严重了,再严重下去,也会闹出事情。

平衡,是最好的结果。

文官也需要平衡,一昧的打压,适得其反也就算了,更主要的是,如今大夏王朝要进入战争状态,这个节骨眼找武将麻烦,实在是不明智。

可不找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私自调兵,这是死罪中的死罪啊。

这要是不说,那以后朝廷还有没有规矩?

“不能压。”

“你我现在入宫,立刻将此事汇报给陛下。”

“此事藏不住,也瞒不住,具体结果如何,我们不要插手,按部就班,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私自调兵二十万,这是乱了国本,我们千万不要掺和进来,否则容易引火上身。”

杨开出声。

他知道事情很严重,绝对不能掺和。

“好。”

赵益阳也不啰嗦,直接答应。

而后,两人结伴,直接朝着宫内走去。

只是去了宫中后,得到的信息就是拒绝面见。

随着这个消息传来。

两人直接沉默。

他们特意说是军机情报,江陵郡出了大事。

按理说陛下一定会让他们入宫。

可现在得到的答复,就是拒绝面见。

“看样子,江陵郡真有大事了。”

这一刻,杨开不由深吸一口气了。

发生这种事情,皇帝拒绝面见,意味着陛下很有可能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甚至顾锦年为何去了江陵郡?

有一定可能,就是陛下的意思。

要出大事了。

“杨尚书,我们该怎么做?”

赵益阳出声,忍不住询问。

“此事,谁都不要说,明日朝会,在朝堂上说吧。”

“现在,不要去管,也不要参与。”

“等消息就好。”

杨开开口,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好。”

赵益阳琢磨一番,而后点了点头。

而此时此刻。

大夏皇宫。

养心殿。

永盛大帝坐在玉桉面前,看着面前公文情报,眼神当中也渗透出杀机。

公文情报当中,最主要的信息就是一条。

‘暂记失踪孩童一千二百余例’。

烛火摇晃,杀气弥漫整个大殿,永盛大帝的目光,彷佛要噬人一般。

如此。

天也亮了。

此时此刻。

大夏白鹭府。

周贺等人被连夜押送而来。

这些官员一路上叫苦连天,如果是请他们过来,那还好说,毕竟有马车坐。

可押送滋味就不一样了,直接上囚车,一路颠沛,难受至极。

至于那些夫子读书人还好,坐在马车上,虽然有些奔波,但最起码比这些人要好很多。

众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却明白出了大事。

等众人来到白鹭府后。

一时之间,这些夫子读书人马上惊呼起来了。

“这不是孔振先生吗?”

“是啊?这不是孔振先生吗?”

“孔振先生怎么被绑在木桩上?”

声音响起。

这帮读书人立刻惊呼,毕竟孔振是大儒,而且是孔家的大儒,这如何不让人惊愕。

“这太羞辱人了。”

“孔振毕竟是大儒,何必如此?”

“不管孔先生做了什么,如此行径,当真是有辱斯文。”

众人愤怒,他们尊圣读书,对孔家更是恭敬无比。

看到这一幕,有不少读书人跳下马车,想要去营救孔振,然而周围将士直接将他们抓回马车上。

“诸位,这是世子殿下的军令,有任何事情,可自行询问世子殿下。”

“不要让我等难做。”

将士们开口,面色平静。

此言一出,众人没有多说什么,但却在马车内议论不止。

大约半刻钟后。

府衙内。

顾锦年一夜未睡。

他一直在等待消息,也在等人来。

过了一会,喧闹声响起,是江陵郡官员到了。

一位位官员被扣押进来,整个府衙周围,全部聚满了百姓,很多人都没睡,他们就在这里等一个公道,等一个结果。

看到江陵郡官员被扣押而来,一时之间百姓纷纷鼓掌叫好,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官员犯了什么错。

可顾锦年这般的雷霆手段,使得他们无比兴奋。

只是当这些官员纷纷入内后。

一道道声音马上响起。

“顾锦年,你到底要做什么?”

“我等皆是朝廷命官,你无故扣押我等,你这是大罪。”

“顾锦年,你仗着你是世子,私自调兵,这是死罪,如今更是将我等当做罪犯一般,扣押此地。”

“你想要做什么?”

进入府衙内,这帮官员没有任何畏惧,第一时间便是大声怒斥。

指责顾锦年所作所为僭越规矩。

只是,唯一安静的人,是周贺,江陵郡郡守。

“世子殿下,城外的孔振先生,犯了何错?为何捆绑至城门口?这简直是有辱斯文,还望世子殿下能给个交代。”

“孔振大儒,为天下读书人着书,有天大的功劳,世子殿下居然将他捆绑于城门之上,这太过分了。”

“对,没错,就是过分。”

“世子殿下,无论发生任何事情,还望将孔振先生放下,否则的话,我等读书人不服。”

紧接着,江陵郡的读书人也跟着开口,不过他们主要言论,还是关于孔振。

声音杂乱。

顾锦年没有理会,而是等待着什么。

果然,片刻后,一道人影走了进来,穿着盔甲,大声开口道。

“世子殿下。”

“截至目前,孩童丢失桉件,共计一千六百四十五例。”

“江陵府七个时辰,立桉四百八十例。”

“平乐府,张乐府,汉青府等十二府,立桉三千余例。”

“目前合计五千例,桉件最长两年半,最短七日前。”

将领走来,声音洪亮无比。

将所有的喧闹声直接压下。

一时之间,堂内安静了。

江陵郡官员一个个愣住。

这些读书人和夫子,也露出惊愕之色。

最长两年半。

最短七天前?

两年左右的时间,整个江陵郡有五千孩童消失?

怎么没听说过啊?

听到这话。

堂上。

顾锦年将目光直接落在这帮官员身上。

如刀如刃。

“江陵郡郡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