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保证,“绝对保密。”
沫沫看向双胞胎,双胞胎也忙保证,“绝对不说。”
“快上学去吧!”
“那我们走了。”
沫沫等小弟走了,检查着带给庄朝阳的东西,感冒药,汤包,饺子,鸡蛋,烟和酒,四个苹果,二斤白挂面,确定没有忘记的,收拾好去客车站了。
这个年代坐客车的人不多,从阳城到平镇,六毛钱,可一般人是不会坐的,宁愿走着省下钱。
沫沫上车选了个靠车窗的位置,没办法,路况不好,太颠簸,容易晕车。
八点钟,沫沫到了平镇,新军区好打听,出了平镇,顺着宽敞的泥路一直走,一个小时就到了。
去军区的路,因为宽敞,行走的人很多,不偏僻,说不定偶尔还能遇到好心人,拉上你过去。
沫沫很幸运,遇到军区附近村子的牛车,车上还有位置,赶车的老大娘,喊着沫沫,“姑娘,去军区啊!”
“是啊!”
大娘笑着,“俺们是军区附近的,正好顺利,拉你一程。”
沫沫没矫情,痛快的上了车,“谢谢大娘了。”
“客气啥,兵娃子们帮俺们干了不少活呢,拉他们的军属,应该的。”
牛车上坐着几个妇女,八卦的很,“姑娘,你这是去看对象?还是去看哥哥?”
沫沫脸微红,她不好意思说对象,车上的都是过来人,善意的笑着,没再追问。
沫沫松了口气,看着妇女身边的篮子,“大娘,你们这是来买东西?”
大娘笑着,“是啊,供销社有批残次品需要处理,我们去晚了,没买到多少。”
挨着沫沫坐的妇女问,“姑娘,你是城里娃吧!城里的残次品是不是更多,更好?”
沫沫点头,“样式的确多些。”
妇女羡慕的道:“还是城里人好,吃商品粮,用的也好。”
妇女起了头,车上的人就聊了起来,对比城里和她们的差别,有人反驳,“我认为咱们好,粮食不定量,不用处处花钱,而且也没城里乱。”
这一提到乱,大家都不吭声了,车上安静了,直到沫沫到了地方,才开口和沫沫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