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千城出征已近半月,恐怕刚抵达封幕没多久,沙棘的城主府没有收到他的任何消息。连笙整日待在府中,有几分心绪不宁。
白日她会去陪陪易环,看看易环身体的身体状况。易环仍是宁静淡雅的模样,时不时会发呆,连笙叫她几遍她才有所反应。
连笙有几分明白易环的心思,她自己有时候也会发呆,柳嬷嬷要担忧地唤许多次才能回过神。每当问道姑娘在想什么时,连笙却又不吭声了。
天气越来越冷,进入十一月以后,所有人都开始张罗起了冬装。有一次连笙去探望易环,见她在做披风,饶有兴致地凑过去看。
连笙读书写字都是连祁教的,连祁一个男人,心思再缜密也有疏忽的时候,女儿家的女红他不可能教她。嬷嬷老了教她女红不方便,丫鬟们的女红粗糙。后来连笙大了,不是安安静静的性子,坐不住。连祁干脆放弃了让她学女红的想法。
易环见连笙眉眼间含了几分好奇和天真,看着十分可爱。她笑道,“嫂嫂想学?不嫌弃的话环儿教你。”
连笙咬了咬唇,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
“那……那叨扰环儿了,你可别嫌我笨。”
易环叮嘱她要用到哪些东西以后,连笙认认真真记下。她辞别易环,回去张罗要用到的东西。柳嬷嬷纳罕,听着姑娘比比划划地形容,最后忍住笑,明白了姑娘的心思。
“哎,老奴省得。姑娘放心,老奴很快就能帮姑娘准备好。姑娘有心了,将军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
连笙垂眸,终究有些羞赧,随后浅浅地笑了笑。那些不为人知的、不愿表露的心思,慢慢在抽根发芽,哪怕不说出来,也会从眼神里流露出来。
多日的不安和担忧似乎找到了发泄的口子,让连笙觉得心里安宁下来。这是她第一次做大氅,学得十分认真。哥哥是武将,易环从前自然也为他做过几次大氅,如今看嫂嫂虚心求教的模样,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行军穿上大氅十分方便,战甲厚实且冷硬,外面只能套上战袍、大氅之类的宽大袍服。
论天下大事,易环不如连笙懂得多,但论手巧,易环的功夫是连笙远远比不上的。因着这件事,连笙与易环的感情也愈发亲厚。
心中有所惦念,日夜赶工做起来很快。连笙看了看半成品,只差个系带了。
柳嬷嬷看连笙认真严肃的模样,笑出来,“姑娘歇歇吧,可别坏了眼睛。您第一次做,做成这样很不错了。”
连笙看着不算很整齐的线脚,怎么看怎么怪异,纵然易环也夸她聪颖,可是她自己仍觉得这件大氅一点都不精致,想想要送出去,心中有几分忐忑。
他……他一定会笑死的。
易千城这个坏胚子,收到以后指不定说她笨呢。他挑刺儿最在行了,当初她自以为拿得出手的糕点都没有好下场。
连笙纠结良久,最后叹口气,不管了,嫌弃就嫌弃吧。她算算日子,易千城在封幕应该安定下来了,他走前说过,可以让宋元给他传信过去。
连笙问易环有何想问候的,易环一怔,随后笑道:“让哥哥多保重足矣。”
她的哥哥易千城,十五上了战场,历经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到了如今,担忧似乎既成了习惯又成了多虑。
易环的话如此简短,连笙捏着笔,也不好意思写很长。斟酌许久才落笔:“君安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