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的盘算

“他一家三口,都是城里置的衣裳,红枣的衣裳,你是亲眼瞧的。不用我再说。就是你大哥自己也有和你爹一样的羊皮衣裳。”

“他家里的,那个王家的,你是没瞧见,现在可是和城里的太太一样享福了。”

“冬节时她来家吃饭,身上穿的就是和红枣一样的长棉袍和罩衣。”

“前儿除夕,她来家又是一身新罩衣。”

“也不知一个年她到底做了几套衣裳?”

“而且,她现连银头面都有了。手上戴的两个纯银镯子,都大的很。”

“杏花你好好想想,你大哥家这许多的衣裳头面,又得多少钱?”

“二三十吊得要?”

“他家腊月二十九给族人送包子,族里三十二户人家,每家都是一两白面一两肉,肥得往下滴油的大包子十个。”

“杏花你说,这又得是多少钱?”

“你大哥这个年,”于氏下结论道:“我只看这些明面的,便就算了有四五十吊钱。”

“杏花,你想你大哥家,去岁冬不过两个月,就能使这么多钱。”

“将来,你大哥嫁女儿,还能少了女儿嫁妆?”

李杏花闻言呆愣半天。去岁年景好,她家一夏一秋的大碗茶加窝头卖的特别好,一年也不过就多剩了十五吊钱,刚够她家置辆骡车。结果,娘家一向被她无视的大哥家过一个年,就能花四五十吊钱。她大哥的这份家业,得是多大啊?

“除了过年使掉的这些钱,”于氏又道:“大房搁去年年底,还在城里置了宅子和铺子。”

“宅子,我虽没听说多大,但铺子,却是瞧过的。”

“铺子就在北城门口。虽然只是一个门脸的小铺子,生意却好的很。”

“杏花,你想啊,这才是你大哥得了庄子的第一年。这往后啊,你大哥家的宅子铺子肯定越来越多。”

“等到十年后,红枣出嫁,你大哥随手给个宅子铺子,还不是寻常?”

别的倒还罢了,李杏花听到铺子,却是真的动了心。

李杏花的婆家刘家,虽没有铺子,但分家时归了大房的老宅就在村中心的路边。

大房在宅子外墙直接搭了一个棚子卖茶水吃食——能兼顾家里活计和生意不说,还便宜脚夫们歇脚,故而收入比她女婿刘好日晒风吹的挑着箩筐搁码头卖茶强得太多。

若她家能在北城门口有一铺面,李杏花想:不说挣钱多少,只说人,就少了多少辛苦?

于氏见李杏花动心,更是加油添醋地说道:“杏花,你是没见到除夕吃团圆饭。”

“你大哥家的红枣是有多挑嘴。”

“一般的鱼肉,她相都没眼相。”

“也就羊肉上桌的时候,她才挟了三块。”

“似她这么大的孩子,哪有不馋肉的?”

“偏她就不馋!”

“所以,你可以想到她家常都吃了啥!”

“听说啊,你大哥家平常的一个月都要吃两三只鸡和两三只鸭。就这样,你大哥还见天的进城往家里买肉。”

“听说也就冬节后,天冷了,红枣不出来了。”

“此前,天暖和的时候,村里人可没少见这丫头搁村里磨坊跟人买鱼。”

“家常这些鱼肉,这孩子都吃腻了,现就只吃羊肉。”

“偏你大哥,舍得红枣吃。一个冬天,除了族里祭祖送了两只羊,他自家也杀了三四只羊,除了过礼,下剩的都家吃了。”

“娘,”李杏花有些发愁:“红枣这么挑嘴,一般人家谁敢要?”

“你啊,”于氏拿手指戳李杏花的脑袋:“真是榆木脑袋!”

“她,李桃花敢娶,你有啥不敢的?”

“一直以来,难道不是你比她强?”

“再说,红枣到你家后嫌弃饭菜不好吃不下饭,说不得她就会拿嫁妆出来帮你补贴家用。”

“然后回娘家的时候,有她再跟你大哥抱怨两声。”

“你大哥难道会不管?”

“只要你大哥心疼红枣,将来他庄子上的出息,自会往你家里送。”

“你啊,就等着享福!”

就跟她似的,于氏心说,大房不待见她又咋样?她跟着老头子还不是一样吃香的,喝辣的。

比如除夕继子送来的那个蝴蝶形状的点心,味道可真好啊!好得她都后悔私下里多给李满园两块了。

作者有话要说:肥水不留外人田,于氏算账算得连自己都相信了。

今天除夕,18:15左右还有一更。

昨天有评论问谢尚。谢尚天天念书好容易放寒假了就让他多玩一会儿。等娶了小媳妇,就不能放飞自我,欺负小朋友了。

昨天的封面抽了。原因可能是封面存放的图床给插播广告了。现图床已换,应该不会再抽成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