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

‘鸡毛换糖’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是拿着红糖、草纸这些价格低廉的东西去挨门挨户的收废品,收来的‘鸡毛’就是泛指那些不值啥钱的废品。收来的废品卖给废品收购站,那些走街窜巷的人从中赚取个差价。

在国营饭店里说话的那人语气有些激动,“那些个做鸡毛换糖买卖的泥腿子都比我们在厂子里上班赚得多,上头咋不说管管?这是对公平的挑衅与破坏!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蒋芸听得嘴角直抽抽,她看了一眼说话那人高耸的发际线,心想,这一顶大帽子扣的,可算是对得起他那中年荒芜的颅顶了。

吃完之后,蒋芸擦了擦嘴,起身离开了国营饭店,开始去那些塑料厂的门房打听买塑料的事。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让蒋芸大开眼界。

她顶着胖老太的马甲开始在商州市有名的那几个塑料厂打听买塑料的事,去一家碰一回壁,人家这些塑料厂都是公对公的,不可能卖私单。

总算在一家塑料厂遇到了转机——那家塑料厂的门房让她等一等,转头就去厂子里喊了几个人出来。

这些人把蒋芸带到其中某一个人的家里,其他人骑着自行车快去快回,不到二十分钟时间,就给蒋芸凑足了三百斤的塑料。

都是最原始的塑料块,做包装时还需要熔掉入模具的那种。

“厂子里一斤塑料的价格是一毛四,我们只要一毛二,咋样?”

与蒋芸洽谈价格的人居然是那门房家儿子,父子俩五官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蒋芸瞄了一眼就心里和明镜儿似得了。

负责看守职工偷东西的门房家儿子是带头的,那门房还会看吗?怕是那个厂子都被渗透成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