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林县令的想法是,酒席的地点想定在半山农庄,邀请函这方面就由官府这边来完成,最后派发。

因为邀请的人太多,如果是路铭远自己派发会比较麻烦,最后还是要另请工人,还难保不会出问题。

若是交给官府,就铁定万无一失。

“除了邀请函,若是还有其他事路大人忙不了的,也可以一并交给本官。”林县令道。

话说,蒲城虽然不是落后的城市,但也说不上很繁荣。这里基本就没出过几个有出息的人,林县令被调到这里的时候,内心就忍不住发慌。

如果没有际遇,那他这一辈子都是在蒲城当九品县令的命了。

本来回京无望了,可如今蒲城却出了两个有出息的人,林县令又看到了回京的希望。

第一位有出息的少年,叫林元洲。

林元洲前两年结婚后,放弃了祖传的谋生方式,毅然决入伍充军。时隔两年,如今已是昭武校尉,在蒲城也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了。

第二位就是眼前这位少年郎——路铭远。

说到路铭远这个状元,可以说得上是众望所归了。每次路铭远去科举,众人都觉得考不过也无所谓,反正都已经是秀才了,但若是过了会更好一些而已。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他考中了举人,百姓人忍不住欢呼雀跃,一个劲地恭喜个不停,纷纷送上瓜果。

后来路铭远还继续科举,人们又在想,都已经是举人了,过不过都无所谓,若是过了也还不错。

大家也不是小看路铭远,而是路铭远学习得太晚了,空窗了好长一段时间,他的起跑线比任何人都要低,谁也想不到他能高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