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朝廷在议和这件事也是南辕北辙自行其是,虽然弘光皇帝与部院都交代谈判的底线“以两淮为界”,但是阁臣高弘图和他一样是山东人,所以临别时又特意交代“山东百二山河决不可弃,必不得已,当界河间耳”,要求以旧黄河为界作为谈判底线。
而辅臣马士英更是认为“彼主尚幼,与皇上为叔侄可也”,认为顺治皇帝才六七岁,应当争取弘光皇帝为叔、顺治皇帝为侄,为朝廷多争点体面,但是左懋第觉得马士英的建议虽然可贵,但是以朝廷的实力想争取这样的条件根本是空中楼阁。
偏偏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意见最为正确,结果左懋第这个主持议和的南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都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虽然朝廷给他的名义是“经理河北,联络关东军务”,所以他还一度幻想经略山东之后再跟清人议和,但是江北督师史可法却是催促他赶紧北行:“经理,具文耳;通和,诏旨也。公宜疾行毋留!”
在这种情况下,左懋第每天都没睡好,而且安神定心的药吃得越多,情况反而越发复杂,他看着运河两侧的流民更是心如刀割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仲及兄,仲及兄……”
一片急促的喊声惊醒了晕晕沉沉的左懋第,左懋第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竟然小憩过去,而北使团的几位大员陈洪范、马绍榆都围在自己身边:“这是怎么了?应该还没到山东吧?是不是山东传来了什么好消息?”
左懋第是山东莱阳人,最牵挂的就是这片故土。
现在朝廷一直催他尽快到京师与清人议和而不是着手收复山东,让他五内俱焚,因此明明知道距离山东还有好几百里地,但是一醒来就惦记着故土的消息。
而力主议和的都督同知陈洪范眼色异常难看:“我们被人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