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根本没打算喊赵军去干活,一者毛家年轻的一辈都没有成家生孩,分得的土地不多,最重要的是毛家和那些人家土地夹杂在一块,这新女婿去了万一一不小心听到什么闲话,煮熟的鸭子飞了怎么办?
正好赵军镇上有工作,所以毛家索性做个好人,不喊赵军去丈人家表现了,反正等成亲后有大把的日子可以表现。
赵明听了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有了思量。
几天后,赵军回来时,发现毛兰花不止给他定下了亲事甚至连婚礼细节都安排妥当了。
事情已经都朝着他和姚晴天预期的方向发展,这是好事,可赵军也不能就这样由着他们安排,这太不符合他的性子,也让毛兰花过得太舒坦了。
他拿着采买单子一件件挑事:
“这聘礼单子怎么回事,毛家那边是手表,姚家却要自行车?
自行车比手表票难弄多了,也贵上许多,一辆自行车都够买两块手表了。我顶多只能弄到手表票,姚家那边的自行车票,你们执意要出就自己去张罗,钱也自己出。”
毛兰花心里骂赵军一对上钱就抠得要死,那些东西就自行车值钱,他们准备了票,彩礼也给了,姚家还能不买辆自行车陪嫁,到时候她家赵明去学校也方便。
可赵军就是撂担子了,他不弄来自行车票,拿什么买?
不过哪怕心里一直骂天骂地,毛兰花脸上却一丝都不表现出来:“那就都买手表吧,你们亲兄弟,不能差太多。”
赵军还是不同意:
“那我也只准备一块,我就娶一个媳妇,凭什么什么东西都要我准备?
再说赵明又不是像我似的没爹没娘管,什么都要自己出。”
赵军这话是将他亲爹直接说死了是吧,毛兰花气结,但是她告诉自己要心平气和,要顺着他来,不能吵不能骂。
毛兰花又一想,一块就一块吧,到时候送礼节去女方家,东西都得经她的手,她将手表塞到姚家聘礼竹篓里,姚家自然会陪嫁回来,最后还是给赵明。
赵明是老师,有个手表显身份。
反正她侄女那边也不能说什么,等婚事成了,赵军闹又如何,到时候她再来一条条骂,将今天的火都翻出来喷发。
后面毛兰花没敢让赵军继续说,她抢占话语权说:
“你这边因为你年纪大了等不了,婚事有些赶,什么礼节都没有走,所以聘礼准备的东西要多些,也是一次补足礼节的意思。
这都是应该的,不能有意见吧?”
毛兰花指的是婚礼那天和前天送去女方家辞家礼所需要的各色糕点、糖果和酒水鱼肉,当然条件好的还会准备布料、被面之类的。
总算赵军赞同地点了点头,脸上还有些得意的神色:
“我是大哥,排在前面的,这些东西准备多些脸上也好看。送礼的箩筐我到时候全买新的回来,六个担,挑起来也排场。”
然后看到赵明,难得心情好地大方一回:“买八个好了,到时候分一担子给赵明。”
一副施舍的口吻,毛兰花听了脸上笑呵呵,心里却想着,到时候我将两家东西互换一下,大头还是我儿子的,气死你丫的!
聘礼的事说完又说起准女婿到丈母娘家下地干活的事。
赵明说得非常在理:
“小学在前湾村,我抽空很快就能走过去毛家地里帮大哥干活,大哥呢,你从镇上回来正好要经过下湾村姚家,这样我们俩换着做,省时省力。”
赵明觉得他这说法简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前湾村、上湾村、下湾村在一条南北走向的直线上,而镇上在下湾村更北边的方向,他如此安排两人都能节省不少时间门。
关键是毛家就几亩地,他大外公也不至于让他一个老师去下地,做做样子就行了。
毛家他表舅都得夸他做的好,毕竟他们暂时还不想在前湾村看到赵军这个准女婿。
赵军却觉得不好:
“我这亲事定的匆忙不去好好表现一番说得过去吗?再说姚家应该是想看看他们亲女婿,干不干活也是其次,我去也没有什么用啊。”
赵明心里呵呵,姚家地多,你去怎么可能没用?说不定挖好的红薯就等着你去扛!反正你力气大,一扇一百四五十斤的猪肉都能扛着跑的人合该就是干苦力的命。
赵明笑着说:“等成亲后我常带晴天回去看看就是了。”
又不是儿子,谁会真想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婿,
不过想他去干活吧,反正过了今年姚晴天娶进门以后再去姚家就上门是客了,不需要再下地。
最后自然是赵军被赵明说服了,连着几天,赵军都在下午早早从镇上赶回来去姚家地里干活。
下湾村哪有人不认识赵军的,一时见了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和姚家闺女定亲的不是做老师的赵明而是杀猪卖肉的赵军。
姚母只得尴尬地解释着,说是亲家见他们有些忙不过来,让亲家大哥来帮帮忙。
不说姚家其他人,姚母到底是对赵明这个女婿颇有了几分微词,从赵明最近的表现看来,他似乎对晴天过分地不上心。
中秋节中午去了外婆家她没话说,可晚上是不是应该来一趟?
两家也没隔山隔水不是?
她当初让小儿媳去喊赵明来家里吃饭时的确没多想,可他人不来,让他大哥来,说是替他帮岳家干活,这话说得就有些难听了。
准女婿在婚前得帮岳家干活这习俗又不是姚家首创的,赵明这么一说,姚家成了什么?压榨还是剥削者。
可这两个月的确太忙了,自从秋收,姚家所有人都在地里吃中饭,女儿也不得不又接过洗全家人衣服的担子,赵军的到来也的确帮了大忙。
姚母虽然心里存了气,却也不会这个时候跑到上湾村找赵家。
赵军力气大,倒也不用他下地,不过是一趟趟帮着他们把采收上的棉花、粮食从地头运到家里,这样天黑后累了一天的姚家人只要直接空手回来吃饭就行了。
就这样,赵军拉一趟粮食作物回来就光明正大坐在姚家堂屋里,喝着姚家闺女准备的各种凉茶、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