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此案与头颅有关,那么,所有的相关的线索便与那颗奇异的头颅相连。
糜艳绚丽的红色、柔顺垂落的发梢、滴血未沾的桅杆,处处都透着不合时宜的诡异。
陆景璃将自己推得的线索在脑海里飞速整理一遍,黛青色的眉头折成一拢重山。
云雾不清,浮云障眼,身处迷雾之中,实在是,太过难捱。
首先,最大的疑点的便是,甄强发现头颅时,那颗头颅的‘诡异’状态。
如他所说,鲜血从铁钩上一点点滴落下来,将他束在头上的白色头巾濡湿。
接下来是。
“腥臭味,与鱼腥一样刺鼻的腥膻,冲的我脑门阵阵发疼。”
“颜色,嗯,怎么形容呢?暗红,红的发艳。就是霓裳花揉烂后,摊在绢子上的颜色。”
陆景璃得到甄强这两句通俗而恰切的形容,心里的疑惑更加深了几分。
一般说来,血液离体,仅仅只需几十分钟的时间,便会因其里面含有的微量元素,转暗变黑,而后凝结成血块。
这颗头颅上的血液却一反常态,如常滴落、色泽鲜艳糜烂、甚至还发出冲天的腥气。
不对劲,实在是不对劲。
陆景璃下意识的转动了下手腕,一粒小小的玉石蓦然撞在雪白的腕间。
冰冰凉凉的一颗,恰宜盛暑。
玉石是由一条红色的转运绳系着的,是现实世界中,母亲特意自一所道观里求来的。
记得那是为数不多,同父母一起旅行的时刻,也她是孤独的童年里,记忆中几抹明亮的颜色。
道长告诉她,这颗玉石有灵气,通玄道,一定要随身携带着。
这番说辞她是不信的,可雅致明秀、澄澈透亮的玉内。却让她心生欢喜,便一直佩戴到了成年。
玉石蕴辉,濯濯荡尘,别有洞天的内里。
一方翠山凌空、一湾碧水绕田、稻花满畦的堤岸下,是一叶翩然于波光之上的小舟。
上嵌一行小字,是东坡先生赤壁赋里的一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而后随意附会一句,“泰然处之,方得自然。”
她是个俗人,自然达不到如此天然之境。
可奇异的是,每当她遇见难题,心生烦躁之时,只要稍稍摸一摸这粒小玉,便能够倏然冷静下来。
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吧?
但是这次……
她烦躁的拽了拽那米小小的石头,心里的热火没有被削减下去,反而更添几分燥意。
她一点一点梳理着,企图劈开脑海中的迷障。
可那些缠绵不断的线索,如同花洲夜晚中缭绕的雾气一般,紧紧密密的缠绕在她的心里。
一丝丝收紧。
她闷头在里面转闯着,却总也寻不到正确的道路。
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怎么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