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两个人,身后站着的其实是两大势力,一个是贵族世家,一个是寒门子弟。
房玄龄的出身还算不错,官宦家庭,不过隋末之乱后,早已没落,若非站队正确,投靠了李世民,他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而且当初隋末的时候是,他也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的进士,所以他可以代表一些寒门子弟。
长孙无忌出身权贵世家,自然是代表了大唐的很多权贵的。
两个人都很想知道秦天要如何让这个科举考试,变的更加公平。
所有人都望着秦天,御书房突然安静了下来,仿佛能够听到彼此的心跳声,这让秦天突然感觉有点压力,好像突然又回到了上学时候被老师叫起来提问的情况。
好在,这一次他知道答案。
“圣上,想要科举考试公平,很简单,以往科举考试,考生都会提前投行卷,若是被大儒看上,他们的试卷很自然就能够得到一些优待,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但问题是有人可能因此进行一些利益的来往,这不好控制,所以臣觉得,要保持科举考试的公平,最为需要做的,就是以文章来评断。”
李世民点点头:“说的不错,这个各评卷官都是能够做到的,以文章来决定好坏。”
“但不公平,所以,臣的意思是,所有考试的试卷交上来后,都要糊名,名字用纸张糊住,而后,再找人将这些试卷全部誊写一遍,这样就谁也不知道卷子是谁的了,就以文章的好坏来评,等选出可入进士的文章后,再把这些文章跟那些糊名的卷子进行对比,而后找出相应的人,交由圣上后,又圣上亲自揭开糊名的纸,以此,中间没有任何人可以作弊,选出来的,自然也就是人才了。”
秦天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而他这么说完,李世民心头顿时欣喜不已,因为秦天说的这个办法,的确能够最大限度的达到公平。
谁都不知道卷子是谁的,这样就全是凭借着才能来选拔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来。
不过,李世民虽然欣喜,却并没有急着开口,因为他知道,这个真正的公平,怕是动摇了一些权贵和世家的利益,他必须考虑清楚之后,才能够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