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会破案。”杨锐跟在曹达身边,小声的说明。
曹达笑笑,道:“杨主任……”
“还是叫杨锐吧,我这个主任也不是官职。”杨锐道。
曹达点点头,说:“那就杨锐,不用你会破案,我们只说你现在有新技术,想要有所应用就可以了。咱们可以讨论一番,尽量找一个适合你的案件。”
“会不会太麻烦对方了。”杨锐稍稍抬眉。
曹达笑了,道:“我现在是以中国驻瑞典大使的身份去帮你做介绍,他嫌麻烦又能怎么样。”
曹达看看杨锐,又说:“你的时间也不多了,估计没空去重新拉关系了,还是干脆一些好。再者,也不一定就让他们的局长负责此事,介绍一名下属给你,也就可以了。”
杨锐顺着曹达指点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好几名穿警服的家伙。
曹达见杨锐轻松了一些,又道:“你说的cr,就像是指纹一样,是吗?比指纹更准确吗?有百分之多少的相似?”
他是需要提前了解一些相关信息,不过,却也不用多么细致的知道具体内容,晚宴上的事,就像是酒场一样,只是开个头而已。
杨锐琢磨了一下曹达的问题,道:“cr的技术,是将dna检测给普及化了,要说比指纹准确多少,如果有合适的生物学线索,我是说各种体液毛发什么的,比指纹的准确度就高的多了。”
“最好能有一个量度,外国人比较信这个。”
“一百万倍?”杨锐耸耸肩。
指纹的鉴定直到后世,仍然是半依赖人工判断的,而且,犯罪分子留下全指纹的概率比较是比较低的。dna就不一样了,只要没有受到强烈的污染,dna的准确度是极高的,重复率更低。
曹达听的愣了一下,重复道:“一百万倍这么高?”
“生物学的技术发展到后面,原本就是天文数字了。”杨锐顿了一下,道:“这么说吧,如果地上有一滴汗,给我相配套的仪器,再从房间内的所有人这里采集一次信息,我就能知道这滴汗是谁的。”
杨锐说的或许是后世小孩子都知道的基础知识,但在曹达听来,简直就如天方夜谭一般。
曹达认真的看了一眼杨锐,发现他并没有说大话的样子,不禁低声道:“真的这么厉害?”
“人家美国人都登月了,我们能检查出一滴汗的dna,也算不得什么。”杨锐既谦虚又骄傲。
其实dna的独一无二性,或者它的各种特性,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弄的比较清楚了,但是,dna检测用于司法鉴定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出现,关键就在于解决了cr解决了dna的用量的问题。
在cr发明以前,你想检测生物的dna,需要的可不是一滴汗,而是一管血,甚至一管血都不够,得储备大量的含有dna的物质才能搅和出足够检测用的量。
cr就不一样了,cr是一个无损扩增的过程,只要有一个dna链,它就能以极短的时间将之翻倍,一个单位时间变成两倍,两个单位时间变成四倍,接着是8倍,16倍,32倍,64倍……而cr的通常循环次数是25次到30次。
循环25次得到的dna将是原本数量的3355万倍,循环30次得到的则是10亿倍,这是一管血或者一颗肾不能提供的巨大数量。
事实上,人体内的体细胞总数还不到100万亿,不过是cr循环50次的水平。换言之,将一个人整个绞了,还得提取出全部dna物质,还不如让cr多工作24小时的水平。
可以说,有没有cr仪,人体基因学的研究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这是妥妥的代差的体现。
cr的发明,能得诺奖,没有丝毫问题。
杨锐以后世的角度来看,甚至不用运作,cr也一定能得诺奖,因为它的价值,也是循环扩增的,到90年代,到21世纪,到10年代都是越走越强的。韩春雨的伪成果为何能号称诺奖级的,就是因为它展现出了一种更高效的基因工具,而cr就是元祖级的超高效基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