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阿塞拜疆大华分部来说,没什么比证明超级油田更重要的了。
杨明的建议未被接受,也不以为意,转身就去通知在巴库的各部门。
没有两个小时,接近50名睡眼惺忪的干部们,就被带上了渡船。
苏城也不多说什么,挥挥手就命令开船。
差不多同一时间,国内的大华总部也开始了动员工作,一队队的工人被抽调出来,直接在当地交接工作,电话家人说明情况,接着就登机飞往巴库或阿联酋。
短短的几个小时,就有四架包机满员起飞,一架飞往瑟坦油田,再次替换当地的大华员工,一家从瑟坦油田起飞,前往巴库充实阿齐久油田,另有两架国内的飞机,目标亦是阿齐久油田。
大华实业就像是一个大齿轮,将人员旋转调配。不过,工人们大都习惯了这种生活,倒是忙而不乱。毕竟,石油企业原本就是要不断变化重心的,更换工作岗位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只有少数抵达了海上钻井平台的员工,才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同。
三艘正在出油的海上钻井平台里,除了少数骨干员工以外,大华实业的班子被抽调一空,大部分工作交给又贵又矫情的当地雇工来完成,被抽调的人手和刚调派而来的干部们,则被不均匀的分配到了未出油的平台上,以加快进尺速度。
以往设定的两班倒的工作队伍,也被三班倒的工作队所取代,1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自然而然的扩充到了24小时。
随之带来的设备老化和修理困难,则由专业的技术团队来解决。
自己生产的海上钻井平台就有维修方便的好处,来自大华船业的工人,既能解决装备的问题,也不会影响到严格的保密措施。
苏城自己换上了采油的工装,将50多名干部和新抵达的工人,依次送上各个海上钻井平台。
原本徐徐建设的全新海上钻井平台,也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速的挺立起来,填充其中的大华工人蒙头工作。
李时荣和他的保密部干事,则用各种方式宣传大华实业的保密措施。
“无论钻井平台是否出油,无论钻井平台是正常工作还是超额工作,无论原油的产量有多少……都不能泄漏出去。”苏城的命令非常清楚,态度异常认真。
李时荣立刻明白了他的郑重,简单的交代了手边的工作,干脆自己也上了海上钻井平台。
大华实业建成的钻井平台共有五艘,即将建成的钻井平台有两艘,刚刚运抵开始建设的钻井平台还有两艘,另外还有一艘钻井平台的零部件在途。
总计10艘钻井平台都集中或将要在相对狭窄的阿塞里和齐拉格地区,只要照看好它们,消息就不会泄漏出去。
从得到命令的那一刻起,李时荣就将交通和通讯管制了起来。之后,他就变成了快艇上的常客。
新加入的企业干部则在钻井平台上做着最基础的采油工作,苏城带和舒兰每天换一个钻井平台,同样做着基础工作。
大华实业全体,似乎也陷入了一种沉静的气氛,不在乎外界的变化,一门心思的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