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娘来说,这确实是个难以接受的残酷事实,杨逸捧起她黯淡的小脸说道:“清娘,别这样,大哥说过的,大哥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再大的风雨,大哥都会帮你撑起一片睛天……”
杨逸突然发觉自己说不下去了,再多的安慰此刻都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难得清娘回了他一个微笑,虽然,那微笑是那么的凄婉。
“杨大哥,我知道,我都知道的,我……我心里只是一时有些难受,杨大哥不用担心我!”
“嗯,清娘乖,咱们回家……”
“清娘乖!清娘乖……”车角的鹦鹉突然跟着学起舌来,一声声地叫着‘清娘乖’;杨逸和清娘心里虽然都不好受,仍不禁被逗笑了,这由衷的一笑,倒让那忧郁的情绪消散了不少。
礼部官员出城西十里长亭相迎,规格还是廷高的,由礼部左侍郎杨畏亲来,杨逸从去年九月出使辽国,一去竟是四个月,功劳、苦劳都是一大串,由礼部侍郎出迎到也不过分。
出使前,杨逸曾到礼部去学习过出使礼仪,当时就是杨畏接待的,两人也算是熟人了,自然少不了一翻寒暄。
“杨学士此翻使辽,救安肃于危难,大败萧达林四万辽军,更以节理力压辽国君臣,使其不得不同意减免岁币,杨学士劳苦功高,本官是佩服之致啊!”
“杨侍郎谬赞了,下官相信,若是杨侍郎为使,以您的经纬韬略,定比下官做得更好!”
两人哈哈一笑,一同上车回城,杨畏此人确实挺有才的,现在和新党也走得极近,但他善于见风使舵,因此杨逸不愿和他多说什么。
进城之后,杨逸让人先将清娘送回府,自己随杨畏去同去礼部,当礼部官员看到他拉着两大车珍玩财宝,前来报备造册时,都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宋辽互派使者时,通常也都有礼物赐下,但象杨逸这样,赐给使者个人两大车的,还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下连李清臣也被惊动了。
弄清事情原由后,他把杨逸叫到自己的签押房说道:“辽主所赐财物,你尽数上缴朝廷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棘手之财,不要也罢!”
按惯例,出使所得赏赐,回国后只须如实上报朝廷,赐给使者本人的财物还是归使者所有,但这次辽主赐给杨逸的实在太多了,事有反常必为妖,李清臣怕杨逸年轻不懂事,是以特意把他叫来提点。
“多谢李尚书提点,下官一定如数上缴。”杨逸长身一揖,稍作迟疑后问道:“敢问李尚书,如今朝中情形如何?”
李清臣不动声色地看了看他,摇头说道:“不好,朝中随时可能再起滔天巨浪,老夫思虑许久,你还年轻,还是避开这次风浪为好,若有可能,老夫会尽快给你谋求外放,你自己当有个心里准备!”
“为何?”
李清臣擅作主张,差点没让杨逸跳起来。
结果李清臣一见他有顶撞之意,先拍桌子喝道:“老夫这全是为了你好,你别不知轻重!再者,你虽是状元出身,但按朝廷惯例,若没有外放资历,一样难以进入中枢,就算陛下宠信,不拘一格加以擢拔,你也难以服众,你明不明白?”
看着李清臣表面虽然严厉,但那份殷殷关切之情显露无疑,杨逸沉默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