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周家(上)

在天津孟庄有一组极体现房主人风格的中西合璧建筑。紧靠墙子河岸边,约十亩余。宅地建筑因既有三座楼的住宅,又有出租房屋七所,已形成里巷,故命名“三多里”。这便是周府。

“这么多年了,还没见过像你这么年青有为的年青人,如此年青所为已超过老朽甚多,明泰,你应该多向司马学学,在口外那地方创下那么一片基业着实不易。以后司马贤侄还要替老夫敲打敲打一下明泰。”

在周家大堂里,周学熙看着眼前的司马,之前在司马来时就已经对其抱有好感,时下谈了一会显然好感更堪,单称司马为贤侄就以足见其对司马的好感。

“伯父谬赞了,小侄实是一时运气,实在是运气作怪人,才得已在口外办些厂子,和伯父闻名中外的实业集团相比,小侄真是有些惶恐了。”

打蛇顺棍上的道理司马还是懂得的,见这个北地商界泰斗称自己为贤侄,司马连站起来谦称起来,口称着眼前这个北地商界泰斗为伯父。

“贤侄,老朽说你如此年青已超过老朽甚多,原因无他,只因你看的比一般人远上甚多,多括我本人在内。没想到我周辑之,实业救国走了十多年,最后尽然还是走了弯路。”

周学熙叹了口气说到,一时间显然老了许多。

“不知道伯父为何如此做叹,伯父能取得如此骄绩,已令人侧目了。”

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清瘦的老人在那里叹气,司马连忙问到,眼前的这个老人可是被写进历史书的北方实业之父,走了弯路?可能吗?

“贤侄,老夫十多年打拼积攒下的周氏集团现在的千万资产,也许是起了兴国、富国之用,但是要提到实业救国,老夫却是走了十多年弯路,水泥、陶瓷、纱纺能救国强国吗?要说救国强国还是贤侄那样,生产各式机器才是救国强国,生产机器刺激钢铁产量,钢铁产量又是国家实力,相比之下老夫见识不及贤侄,让贤侄见兴。”

相较之下,自己虽说闯荡商海数十年,可是相形之下,眼光竟还不如年青人。

“哎!真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想到自己看到棉纱、棉布、面粉热销时,竟然也跟风投资纱厂、纺织厂。虽然棉纱、棉布利润较大,但是所需机器却全需进口,相形之下制造棉纱、棉布虽可富国,有违自己所消的“实业救国”之本意,必竟强国仍然是要靠机器制造,而非纺纱织布。

“将来的中国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青人,我们这代必竟已经老了。”

看着眼前这个年青人,周学熙意识到自己这些竟然一直舍本求末,自己所创办的企业大都是谋利甚丰,但却舍强国而去,一时不知做何感想。

实业救国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商人的梦想,但是在达成实业救国的这个梦想的同时,投资实业可以取得丰厚的利润也是其投资实业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