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远在数万里之外的大明,因为奥斯曼的暴行,而陷入沸腾,整个国家动员起来一支从未有过的力量远征奥斯曼时。
对于身处苏伊士的人们来说,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一切,但是作为战争的最前沿,这里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在奥斯曼人向开罗集结军队时,在苏伊士,同样也有军队在向这里集结,非但有来自海峡殖民地的援军,还有来自南洋诸夏的援军——“攘王襄夷,义之所在”,对于诸夏各国来说,甚至都不需要朝廷征召,在得知天朝决定惩戒他们就主动的派出了军队。他们的派来的援军兵力不多,往往是一艘军舰,一队步兵,可即便是如此,也充分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而随着明军以及诸夏联军的到来,在苏伊士局势正在发生变化。
“我是应该称呼你为米哈伊尔,还是艾哈迈德?”
在充满奥斯曼风格的帕夏宫殿内,刚刚抵达苏伊士的王立仁,问道。
此刻这位坐在他对面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勾结”杜远威发动“叛乱”的苏伊士帕夏艾哈迈德。两个月前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叛乱”,他所希望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想要借助大明的力量,借助大明的力量摧毁奥斯曼,从伊斯坦布尔扣留中国使臣起,他就已经看到了这个机会。
在奥斯曼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了解中国,因为苏伊士城有不少中国商人,他在这里可以直接的接触到中国人,从而了解中国,中国绝对不会容忍奥斯曼侮蔑并且杀害他们的使节。
无论是为了帝国的尊严,还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他们必定会向奥斯曼开战,而事情也正像他意料的那样发展着,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现在面对这位中国特使的询问,艾哈迈德想了一会,却见笑着说道:
“现在,我是艾哈迈德,因为在苏伊士有3万埃及人,有一天,我希望自己能是米哈伊尔。”
“哦,将军,我记得城内还有一万多的科普特人,还有几千亚美尼亚人。”
王立仁直接了当的说道。
科普特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埃及人,是是罗马时代埃及原住民的后代,他们的先祖曾追随圣徒圣马可,成为了中东最早的一批基督徒。在天方人到来之前,这些人是尼罗河文明的主人,他们的文化糅合了古埃及与基督教文化。
拥有自己的语言、政体和教会组织。后来随着天方人征服了埃及,埃及开始了天方化和绿教化,在随后的九百年里,在宗教歧视和打击下,大量的埃及人被迫改变信仰,信奉绿教。至于那些不愿意放弃的信仰的埃及人,则被称为“科普特人”,法老王的后裔,在自己的土地上沦为了二等,不,五等人。
禀持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王立仁当然希望能够与利用那些科普特人,打击奥斯曼人以及支持他们的绿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