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英格兰人都是病夫(第二更,求订阅)

尽管清晨的事情,让牛顿等人有些不太适应,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心情。

奴隶嘛。

大家对待奴隶的方式都差不多。

相比于伦敦,归化城的天气是极为炎热的,那怕是穿着一身宽松的明式衣袍,牛顿仍然出了不少汗,不过即便是如此,他还是兴致勃勃的在这座城市里转着。

在他看来,这座城市与其说是城池,倒不如说是一座公园。城市的街道宽阔非常,修筑得漂亮,铺得也极为平整,街道两侧种植着高大的树林,路边的房屋普遍都有三层楼高。或许是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每层楼都建的很高,窗户开的极大,透明的玻璃很是耀眼。

看着那些透明的玻璃窗,牛顿忍不住惊叹道。

“中国可真富有啊!”

那怕归化城不过只是大明在锡兰的殖民地,但牛顿等人还是忍不住把这里当成大明。

就连透明的玻璃窗,也成了富有的象征。

在欧洲,这样的玻璃窗当然是造价不菲,但是在大明平板玻璃早就烂大街了。

其实,与后人的想象不同,在明朝玻璃是烂大街的便宜货,不过古代中国的玻璃制造技术不同于欧洲,它的技术树已经被彻底点歪了。与欧洲的工匠整天思考着怎么去除杂质,让玻璃变得更加纯净透明不同;中国的工匠们是想方设法增添杂质,让玻璃看起来五光十色,更接近玉石,所以在古代中国玻璃叫“药玉”。

虽说技术树点歪了,但是主体技术倒也不差不了多少,所以只不过是稍微调整了一下工艺,早在崇祯年间,朱国强就用颜神镇的工匠就建起了大连的玻璃厂,而颜神镇就是山东淄博的,明清一直都是北方玻璃生产重镇。玻璃厂用的是吹筒法生产平板玻璃,技术相对简单,且成本低廉。由此平板玻璃得已风行大明,不过即便是平板玻璃的价格不贵,可是玻璃镜仍然是价值万金的高档货,生产玻璃镜的玻璃更平整、光滑,没有气泡,且更为通透,总之都是精挑细选的,价格肯定不便宜。

至于普通的平板玻璃,也就是充当窗户而已。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在殖民地,玻璃窗都非常普遍。街道房屋的建筑形式几乎都是相同的,高大且明亮。

街道种着两行四季常青的树为街道增色不少。在道路的不同地段筑起六角小凉亭,辛内有座,每逢骤雨或阳光强烈的时候行人可在凉辛内歇脚。

所有的这一切,在牛顿的眼里都是新鲜的,在城市中游走的时候,牛顿也遇到几个中国士兵(巡捕),他们的服装和配备比英格兰士兵好很多,而且看起来极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