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掳来的兵也是会逃的,咱们掳来的人都会在半路上逃,更何况是兵?”
洪承畴思索片刻,含笑说道:
“站在咱们大清国的立场上来说,我们当然希望将流贼兵力强一些大一些,只有如此,他们才会和明国拼个两败俱伤,这样的想法自然不错。但是,这样的想法,不过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臣在南朝,与流贼作战多年,对贼中实情,略有所知。流贼惯用虚声恫吓,且利用朝廷与各省官军弱点,才能迅速壮大,不断胜利而有今日。近几年贼势最盛,号称有百万之众,然而以臣看来,最盛时不超过五十万人。臣说李自成虽有大约五十万人,还得分兵驻守各处,而且有许多重要之处都无力驻守。这样看来,李贼渡河东征的兵员实数绝不会超过三十万人,即便是掳民为兵,可他还有伤亡啊,一个周遇吉就让他损兵折将近十万,即便是他补充兵马,大抵上也就是这个数,况且,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伪号,又渡河东犯,妄图在京城正式称帝,所以他必将文武百官等许多重要的人物带在身边,每一官僚必有一群奴仆相从,还得另有兵马保护。况且这三十万兵马数千里远征,谈何容易?单就是粮草辎重运输护卫,也得分出几万人来。如此看来,他如果以三十万众渡河东来,沿途留兵驻守,到北京城下时不会有二十万人。”
尽管多尔衮认为洪承畴说出的这个见解有道理,但是仍然疑惑不定的向洪承畴问道:
“你熟于南朝情况,果然见解不凡。但是我尚不解者是,你说李自成的兵力不多,多依恃虚声恫吓,但是他这几年驰骋中原,所向无敌,席卷湖广,长驱入陕,轻易占领西安,横扫西北各地,使明朝穷于应付,已临亡国危局。这情况你如何解释?”
说罢,多尔衮不等供承畴说话,又说道:
“今个咱们好好的谈谈。我已经命人预备了午膳,走吧,我们去午膳桌上,边吃边谈!”
刚从火盆边站起来,多尔衮又说道:
“还有一件事,我也要同你们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当然是越快越好,要在李自成尚在半路上就应该见到他,得到他的回书才好。”
“王爷有何妙棋?”
洪承畴跟着问道。
多尔衮胸有成竹地含笑回答。
“我想派人带着我大清国的一封信,在山西境内的路上迎见李自成,一则探听他对我大清国是敌是友,二则亲自去看看李自成的实力如何。你们觉得此计如何?”
闻言,洪承畴说道。
“其实是敌是友不重要,看不看他的实力也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