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华之心思(第一更)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1659 字 2022-09-21

晌午的太阳给冬日里的南京带来些许暖意,驱散了江边的湿寒,在宽达二十余丈的大明街上的两侧五彩斑斓的各色旗帜飘扬着,在这条直通下关码头的长街两旁鳞次栉比、雕梁画栋的商铺楼宇间显得生气活现。

虽说现在的南京城人口不及五年前的三成,可因年节将至,这街上依然显得很是热闹,在路边足有十公尺宽的马牙路步道上到处是小贩的吆喝声,步道上同样人群摩肩接踵,至于那近七十公宽的大明街上的马车同样也是川流不息。

在南京克复数月后,南京这座城市正在迅速的复苏,几乎每天,都有以千百的百姓、商人迁入这座城市,充实着这座被战争重创的城市,令这座江南最大的城市,一点点的走向复苏。

对于出生于颖州司马雷来说,他不是没见过大世面,实际上,几年前,他也曾去京师赴考,虽说落榜了,可却也算是见识了京师的繁华。不过走在大明街上的他依然为南京的繁华所折服,就像数天前,他曾为南京大街两侧的“赛月亮”所折服一般,实际上,对于除了从武昌过来的官员以及其家人外,都被“赛月亮”,也就是电灯给惊呆了,在此之前,他们甚至很难想象得到,灯可以不点油,而且会那么的明亮。

电灯、公共马车、蒸汽船等等,诸如此类的新鲜玩意,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是空前的,而对于来自内陆腹地的司马雷来说,置身于南京,他甚至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感觉。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冲击,在接下的几天之中,他发现,自己所接触的一切都都在受到空前的冲击。

在友人的邀请下,与其同住一个院中的司马雷,在来到南京之后,很快便看到这里的茶馆酒肆里满是头带方巾的儒生,就如同当年于京师会考时,各地学子于会馆中一般,那个时候他们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吟诗作对,有的谈论学问,有的则在大庭广众之下挣得面红耳赤。

似乎这里同样也是,因为南京各地的会馆大都毁于“教匪”之手,没有了会馆,士子们便云集于茶馆酒肆里,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讨论学问。而在这个时候,他发现士子们谈论的不再是经史子集,而是算术以及其它西洋学问。

直到这时,司马雷这才想起,南京的会考不同于旧时的科举会考,他们所要竞争的5314个江南大学堂的名额,考入学大学堂者,既为“进士”,且于大学堂就读期间,每月可享5元“恩俸”——这相当于从九品的俸禄。当然,更重要的是,三年后,他们就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公务员,也就是成为“官”。

可以说江南大学堂,等于“官场”的敲门砖。或许现在汉公没有“开科取士”,但这也是变相的“开科取士”,只不过江南大学堂的入学考试不同于科举。按照已经公布的,江南大学堂考核题目包括史学、政治策、算学策、外交策、舆地策、物理策及外国文论7项。初试合格方可参加复试,复试试题有中文试题和外国文试题各一道。

至于那经史子集,不过只是其中一类罢了,对于算学,司马雷自问不逊于他人,交涉学、物理策、尤其是那外国文论是什么?就非他所擅长的了,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想向他人学习,今年,将是他最后的机会,如果还没有考中,那从此也就是在乡间做个熟师耕读为生了。

但是让他失望是,这些人似乎也没有谈出什么所以然来,他们大都也是抱着《海国图志》等书,在那里臆想着西洋,就是这种臆想,总给人以难以言语的浮躁感觉。来自各地的才子们想尽一切办法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以便像传说中的那样吸引上位者的目光。

“所谓之外交策,其实就是古之纵横术,纵横术者……”

在耳边传来士子们的谈论声时,司马雷听到一旁传出一声叹气,似乎是在为他们的无知,他朝着一旁看去,只见到一位年岁小自己数岁的少年,在看着报纸时,不时的摇头轻叹着。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