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人间惨剧,施奕文自然做不到视若无睹,即便是朝廷的支持,能够向海外移民,可在持续多年的大旱中,势必还是会有数千万人饿死。
流民、流寇……
到时候,走向绝路的不是大明,而是千百万百姓。
千百万条性命,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命!是同胞!
所以,在回到京城后,施奕文一直在考虑,怎么救人,更准确的来说,是如何抗旱!
抗旱要打井。
这个时代打井靠人力,井很浅。在“土木堡之变”时,明军水源断绝,饥渴难耐的明军挖井两丈仍无用水,而寻常的水井甚至都没有一丈深。在大旱之年,这样的水井往往都是枯竭无水。
“首辅大人,众所周知,每逢大旱之年,井水必定枯竭、河道也是如此,禾苗尽枯,庄稼绝收,百姓流离失所,流为流民,而想要抗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井,从地下取水,可寻常水井不过只有丈许深,大旱时难免枯竭。”
殿中诸臣在考中进士之前,有谁没经过大旱,对施奕文说的这些,他们自然不陌生。甚至他们中还有不少人,在旱灾中失去过亲人。
迎着首辅惊讶的目光,施奕文得意道。
“可是这个压水井,却能从三丈余深的地下压出水来!有了这井,天下百姓就再不用担心天旱无水了。”
“这不可能!”
不等有人反对,已经从龙椅上走来的朱由校激动道。
“施奕文,它当真能从地下三丈深取出水来?”
“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一试就是了。”
“对,试,试,这就去试!”
这会朱由校似乎又恢复了他“木匠皇帝”的身份,走下龙椅的他亲自捧起那个“铁疙瘩”,一边身外走,一边说道。
“施奕文,快,快些走,就在殿外打井的!”
什么?
闻言,施奕文就傻了眼。
在殿外?
就这……在皇极殿外的广场上?这不就是故宫太和殿前的广场嘛!
在这里打井?
“陛下三思,这与制不和!”
不等有人劝说,朱由校就大声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