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之云最近过得岁月静好,她妈却被外国那些傲慢的学者们,搞得脾气很大。
这些年来医药界的丑闻并不鲜见, 为了成为同类药品中最受医生青睐的那个,医药公司甚至愿意每年拿出几十亿美元的专项资金,作为医生的培训费用——至于怎么培训的, 就自由心证了。
即便是医疗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医生和药企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暧昧关系, 也从来没有中断过。
某些医生——当然并不是全部——就像顽固的堡垒, 只要成功攻克,就能获益匪浅。
免费的礼物和旅行——一般都价值不菲,充满诱惑,比如一台最新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医生最喜欢队伍的某场橄榄球比赛决赛门票,又或者一场全家的温馨邮轮之旅,同时附赠各种精巧罕见的当地特产——精明的药代总能见缝插针找到医生的软肋,然后用殷勤的态度和慷慨的钱包,成功让医生在处方单里加入更多对病人必要,或者完全不必要的药品。
当然,替新药吹嘘站台,或者鼓吹某种新型疗法,又或者用精心处理过的数据凸显疗效的显著,从而帮助药企更快通过各种药监部门的审查,更是应有之义。
在国外的期刊编辑看起来,那些来自遥远东方的同行们,大概还没有学会足够多的造假技巧,以至于这些论文看起来如此可疑,如此粗陋。
当然,那家药厂只会砸钱,完全不知道如何帮医生精心设计论文数据,大概也是原因所在。
“这大概是一家野心勃勃,但是举止粗野的新药企,”这是一个偏见较少编辑的猜测,“只可惜,他们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把那些数据再稍微多做一点点修饰呢,说不定,fda那群先生真有希望被哄骗过去。”
“这种新药也在fda提交了上市申请?”另一个编辑马上问。
“应该没有吧,没听说过,”编辑摇摇头,“不过照这种势头,应该很快就会申请了,毕竟所有医药企业都梦想着统治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