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02 搬进宫住

江山为聘 凉歌 1638 字 2022-09-20

宇文骁和方维庸回到御书房,岳相已经在那儿候着多了,不过岳相却不是一个人来的,与他一起的还有工部的王尚书王大人。

“拜见摄政王。”

两位大人见着宇文骁,便齐齐一拜。

宇文骁当惯了大将军,不拘俗理惯了,对这些三叩九拜的事情并不感兴趣,随手挥了挥便让他们都起身回话,迫不及待去看案头搁在最上面的八百里加急文书。

唐婉儿自那时与他在燕州城告别,说要去南疆解决她的未完之事,便再无音讯。

他去信询问了唐家的那位叔公,唐家人也说唐婉儿并未回去,如今她下落不明,他已去信让杨俊达在边关探查,此番他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说不定就有关于唐婉儿的消息。

可,等宇文骁翻开文书,上头却并没有唐婉儿的消息,杨俊达上禀的,是南疆的消息。

杨俊达在文书上说,南疆人有意修好,请求开放榷场自由经商贸易。

但他同时也提出质疑,说南疆一直是一个很是封闭的小国家,不愿意与外人多往来,这个修好来得未免太突然。

之前那个翁岱才与宇文觉勾结,闹出那般大的事情,怎么会这么突然就提出要修好,开放榷场?

“摄政王?”岳相见他眉头紧锁,半晌不言不语,不禁唤了一声。

宇文骁这才回过神来,“岳相这么着急入宫不知所谓何事?”

岳相郑重道,“摄政王,去年君上在离京之前曾有过圣谕,要在京城郊区各处督建学塾,令贫困的适龄孩童得以进入学堂,令其受先圣之洗礼,为国家未来培养更多人才。但经过一场大战之后,人力物力具有损伤,国库亦然,老臣与工部还有户部商议过后,认为此事不宜耽搁,但又怕国库支出过大,还请摄政王示下。”

宇文骁手里握着那份八百里加急文书,沉吟了片刻道,“与鞑靼一战虽以我大夏大胜告终,但人力物力之损失,并非短时间内便能补回的,如今得以休战,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孩童是国家的未来,皇兄的决断于我大夏百利而无一害,绝不能就此搁置,岳相,你与工部以及户部进一步商议,看能不能在不大兴土木的基础上,尽量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招募人才,先推行第一批学塾,而后再逐渐铺开。”

宇文赫说,持家要有道,能节省处就节省,抠门也是上位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诀窍。

岳相像是想到了什么,欣喜非常,“摄政王一番话老臣茅塞顿开,老臣领旨!”

王尚书看了岳相一眼,也道:“臣定当竭尽全力。”

两位大人交换了个眼神,心照不宣。

宇文骁的注意力又在他手上的那份文书上,“王尚书先退下,岳相留下。”

王尚书得令退下,御书房中便只余下了宇文骁、方维庸和岳相三人。

宇文骁从座上走下来,将文书递给了岳相:“你看看这个。”

岳相将信将疑,接过来一浏览,脸色顿时多了几分古怪,“摄政王,南疆人怎么会突然求和修好?”

“这一点本王也想知道。南疆向来特立独行,极其神秘,他们虽然版图不大,却是个外人轻易不敢觊觎的国家,我大夏版图虽倍于南疆,但与南疆素无往来,他们怎么会轻易就来找我们修好?”

宇文骁负手而立,心里头不知为何生出一丝的不安。

“……”岳相一时沉默。

好一会儿才道:“既然南疆已与扬大将军接洽,杨大将军也说南疆不日便要派遣使团前来朝见,摄政王是不是要考虑接见南疆使团的问题?”

“罢了,这件事容本王再考虑。但岳相切记,此事不得外传。”

“老臣明白。”

岳相很快也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