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可以将这‘放大镜’作为慰问韩琦、富弼等老臣的礼物。
赵顼顿时又将“明远”这个名字牢记几分。
明远“啊嚏”一声,打出一个喷嚏,心想:这是谁在念叨我。
“明郎君,您刚才说到……我们这玻璃,竟还无法用来制我阿爹他们制的水晶镜片吗?”
宫黎就站在明远身边,正缠着明远问东问西。
明远顿时将刚刚的念头抛去,摇着头笑道:“宫黎哥啊宫黎哥,你这真是,还没学会走,就想要学着跑啊!”
宫黎顿时流露出几分不好意思,嘿嘿傻笑两声。
对于制作光学仪器而言,目前最好的材料还是水晶,目前最好的技术还是宫六的“小型车床磨制”。
“黎哥,你须知道:有些物件,不是咱们想做,就能做出来的。它有许多前置条件,”明远也不知道宫黎能不能明白,“当别的条件都满足之后,它才会水到渠成。”
光学玻璃对玻璃本身的要求很高,除了纯净无色之外,玻璃本身还需要一定的强度韧性,以及质地高度均匀。
以现在宫黎的技术手段,能把玻璃里的气泡全消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宫黎将他这句话想了半日,突然盯着作坊里的一株小树,问:“郎君的意思,是否制玻璃这门手艺,就像是种树一样,必须得枝干先长出来,才会有枝叶?”
明远:!
他只简单提了一句,宫黎就把“科技树”的概念给悟出来了?
古人绝非缺乏智慧,与后人相比他们只是少了足够的前置知识而已。
可问题是:他该如何将那些缺少的前置知识都一一向宫黎说明?
他自己……也不知道啊!
这时却见宫黎咧嘴一笑,伸出双臂抱着后脑,舒舒服服地向后一抱,说:“有郎君这句话,宫黎就不多想那些有的没的啦!”
“您也说了,咱们的当务之急是将玻璃制品让世人喜欢上、买得起。小人先琢磨这些个许是就够忙上一辈子了。”
明远见他通透,当即露出安慰的笑容。
他抬头看看天,此时天高云淡,虽然依旧暑热,但是伏暑天里那等潮湿闷热已经渐渐散去。晚间的风里已能察觉淡淡的秋意。
再过一日,便是立秋。
“放心,等到天气转凉,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
天气一冷,正好在京中主推玻璃窗和带灯罩的烛台和油灯。
在过去的几天里,明远依靠着史尚等人的支持,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作坊,招到了合适的工人。其中不少人原本是烧瓷的窑工,“转型”烧玻璃也转得比较快。
明远就等着作坊准备齐全,他就要开始新的“宣传攻势”了。
一提到明日立秋,宫黎却又想起一茬儿来:“明郎君,算起来乞巧节也不远了。您难道就没有女眷要陪着一起准备过节的吗?”
他这么一说,明远终于想起来了。
最近街面上特别热闹,汴京街道似乎比以往又拥堵了两三成。
街道上人人穿着新衣,而街边到处摆着一种名叫“磨喝乐”的陶娃娃,小贩还不时叫卖:“磨喝乐,纱笼装的时兴精巧磨喝乐!”
甚至还有一种叫做“果食”的吃食,做的与磨喝乐简直一般形状,都是笑脸娃娃的形态,但实际上却是用油、面、糖和蜜做成的面食点心1。
那些果食太过精美,形象又娇憨可爱,令明远忍不住会想象——要是自己真的买了这种“果食”,真能舍得下口吗?
现在听宫黎这么一说,他才想起,原来这些都是汴京市民在为“七夕”做的准备。
京中习俗,“七夕”当晚女眷们要在家中“乞巧”,以及为小孩子们“乞聪明”。2
“没有,家母与舍妹都在京兆府。”
明远有时也会想象一下舒氏娘子和十二娘在家中的日子。京兆府那边,刻印坊和蜂窝煤厂的利润会源源不断地送到明家去,因此母亲和妹妹肯定不会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