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他连找驴的事儿都给忘了。
明远望着江五哥张大嘴发呆的样子只管微笑。他倒是相中了这个外表实诚,却责任心极强的乡民,如果输水管道真的能搞成,将这山泉源头交由江五哥来管理,倒是真的令人放心。
明远一回到城里,就立即去东市瓦作找姚小乙。
“小乙哥,我想你请教一件事。”
姚小乙停下手上的活计,双眼亮亮地望着明远。
“明小郎君又有什么新奇又有趣的活计要交给我琢磨的?”
上回在明家院子里安装那么多稀奇古怪的“装置”,可是让姚小乙开了一回眼界。之后他就再没遇上那么有趣又有那么多主意的主顾了。
明远伸手比划:“我想要做大概这么粗的管道,用来运水。有什么好材料吗?”
姚小乙的思路瞬间跟上,他一边思索一面挠头,问:“瓦片,一片片地叠起来,成吗?”
明远也想得很快,瞬间摇摇头:“不行,这距离至少有十几里远,用瓦片的话,水不到几步怕就都漏光了。”
“十几里?”
姚小乙非但没有露出吃惊或者畏难的表情,反而眼里放光,望着明远。
很明显,他是一个遇到挑战就越发兴奋的年轻人。
“十几里……”
姚小乙随即皱起眉头,开始思考。
橡胶?金属?……还是陶瓷?
与此同时,明远也飞快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他所熟悉的那些材料,在想有哪些是已经存在,他能够用上的。
“对了?毛竹行不行?”
明远正想着,姚小乙突然发问,同时伸手指着西面。
“渭水上游有一大片竹林,叫人伐了顺着河道就能运下来。”
竹子?看形状不就是天然管道吗?
明远顿时觉得有门儿。
“我在老家时,山上寺庙,和山边的大宅,会将毛竹一枚一枚地凿出榫头接起来,然后用细麻油灰缠上接口,就能从山里引山泉入宅院。”
“老家人管这个叫‘竹笕’。”
作者有话要说:1北宋名相晏殊的“凡尔赛”是有记载的: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吴处厚《青箱杂记》
也就是说,李庆孙写的《富贵曲》中有“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这样的句子,晏殊就评价说:“这首诗估计是乞丐写的吧?至少是从没尝过富贵滋味的人。”(不得不说晏公在这里确实嘴毒。)
晏殊自己的诗词里就不写那些金玉锦绣,而是只描写“富贵气象”。比如著名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穷人家里,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吗?
2本章的灵感来源于吴钩《风雅宋》中的一章:宋朝城市已有“自来水”。
宋代已经出现了“竹笕”,就是用竹筒连接起来的输水管道,可将户外的泉水引入宅内,用于洗灌、洗漱与饮用。比如说陆游曾经写过“竹笕分泉自遍村”,周焘写过“竹龙驱水转山鸣”,黄庭坚有一首诗的题目就叫《从陈季张求竹竿引水入厨》,这些都是宋时已经出现这种设备的明证。
另外,苏轼在绍圣年间被贬去惠州的时候,曾经为隔壁广州城设计过一种“自来水系统”,乃是广州城外蒲涧山滴水岩下凿一个大石槽,以储存山泉,再将巨竹打通关节,首尾衔接,借口处用麻绳和漆密封,制成五口长长的管道,从大石槽引水入城。又在城内也设置一个大石槽储存城外来水。再用五口竹管将泉水分别引至城中各处小石槽,以便居民汲取。
这个就很有城市公共“自来水”供水系统的原形了。
当然,明远身处的环境与苏轼不同,他的出发点和苏轼作为城市管理者出发,设计出来的公共设施也是不一样的。
本项注释的内容均引自吴钩《风雅宋》,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那本书,那本的优点是有很多图,很多古画,因此书中描绘的宋人生活非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