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系统的声音响起:“亲爱的宿主,您需要使用‘道具’吗?”

与此同时,放置在明远手边的一枚建州窑黑瓷茶碗上,隐隐约约凸显出“1127”四个阿拉伯数字。

“道具?”

明远连忙把1127拿到一边,免得待会儿薛绍彭一壶滚水浇下去,烫坏他的系统。

“是的,1127推荐您使用‘风雅分茶’卡,它可以让您马上拥有最为精湛的点茶分茶技巧,瞬间成为一代茶道大师!”

“使用‘风雅分茶’卡,每次将消耗您50点蝴蝶值。”

“这样啊……”

这“风雅分茶”竟然是次卡,而且使用一次竟需要消耗这么多的蝴蝶值?

明远很谨慎。他目前总共只有50点蝴蝶值,要让他在“附庸风雅”这件事上把储备完全用光,这不是他的性格。

明远当即婉拒了系统的建议。

“聪明的选择!”1127猛拍一记马屁,然后说,“考虑到这是您第一次使用道具,金牌系统为您争取到了免费试用的机会。”

明远:……

免费试用,那当然是不用白不用。

明远与1127暗中交流的时候,薛绍彭那边已经熟练地碾茶筛茶,让团茶成为异常均匀的细末。

待到炉上汤瓶水开,薛绍彭与明远谦让了一回,最终还是薛绍彭手持汤壶,将茶盏中的茶末调成茶膏。随后他开始搅拌茶末,然后一边向茶盏中注水,一边用茶筅击拂茶汤。

薛绍彭在茶盏中点出了细密均匀的泡沫之后,自己也显得很得意,轻舒一口气说道:“今次总算是‘咬盏’2。”

明远凑头看去,便刚好看见黑色的建州窑小茶盏里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让茶盏中的饮料看起来像是一盏后世的卡布奇诺,根本看不到底下的茶水。

薛绍彭随即伸手,取过茶匕,在盏中飞快地划动了几下。盏中洁白细密的花纹之上,立即神奇地出现了写意的山川与流水,形态虽极简约,但是图案却自然而灵动。更兼杯中的茶汤正在缓缓流动,茶汤表面的细沫图案也随之不停拜变幻,这山川与流水便宛若真正存在于天地间。

这正是宋人茶文化的最高峰——茶百戏3。

“今次的成绩还不错!”

薛绍彭笑吟吟地向明远转过头来,似乎在说:小老弟,不妨也来试试?

明远望着这如梦似幻的“茶百戏”,一时也觉得高山仰止。

但他指尖忽然一颤,耳边随即响起通知:“‘风雅分茶’卡,正在使用中。”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注释应该还蛮好玩的。

1薛绍彭,生卒年月不详,京兆府人士,字道祖,号翠微居士,是宋神宗时名臣薛向的儿子。

他的书法在宋代就已经很有名,在元符年间时与米芾齐名,世人称“米薛”或者“薛米”。米芾自己就曾经说过:“薛绍彭与余,以书画情好相同,尝见有问,余戏答以诗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犹如兄弟或弟兄。’”也就是说,米芾认为他和薛绍彭,兴趣相投,情若兄弟,无论世人把他们的谁的名字放在前面,都是一样的。

放现代这俩货可以组一对“蜜雪”(米薛)cp,蜜雪cp甜蜜蜜(bushi……

薛绍彭曾留下一张著名的《元章召饭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元章就是米芾,薛绍彭在这张帖子里写道:“元章召饭,吾人可同行否?偶得密云小龙团,当携往试之。晋帖不惜俱行,若欲得黄筌雀竹,甚不敢吝。巨济不可使辞。绍彭又上。”

这份信其实就是在帮米芾拉饭局,大意就是:米芾号召搓饭啦,你们来不来?我这里刚好得了超级好茶,会带去大家一起试一试。还可以考虑用晋帖(晋人的书法,这里应该是指王羲之的字)交换黄筌的雀竹图哦。刘泾(巨济)千万不能让他不来哦。

一副呼朋唤友去搓饭的架势跃然纸上。

当然啦,在本文这里,薛绍彭还没认得米芾,这么个可爱的人物先认得了明远。

2点茶,分茶和斗茶。

先说一句,点茶多数时候就是指分茶,但有时候分茶专指能在茶水表面画出图案的“茶百戏”。如果两人以上一起分茶,而且想要争个高下,就成了“斗茶”。

“咬盏”是宋代“点茶”的一种术语。宋人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如果研碾细腻,各个步骤都恰到好处,点出的汤花就匀净细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本段来自度娘释义)。

要达到“咬盏”的效果,茶的质量,茶叶烘焙的火候,水的质量,煮水的火候,冲茶和击拂的动作……无一不需要恰到好处。

所以宋代的聪明人都玩点茶,赵佶,蔡襄,李清照……都是个中高手。

3茶百戏,也有说是叫“分茶”,是指让茶汤汤花瞬间出现各种景象的技巧。小小一盏茶盅里,茶水表面的汤花变幻出有如山水云雾,或者花鸟虫鱼,宛若一幅传统水墨,这对技巧的要求性就比较高了。

有人说茶百戏有点像花式咖啡上面的拉花,但是两者原理其实差别很多(我不懂原理,但我理解差别还是蛮大的。)。

最神的是,传说北宋一位叫做福全的和尚,能够一次连分四碗茶,每碗茶汤上能分别浮现一句诗:“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改典故引自《吃一场有趣的宋朝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