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狗蛋三兄弟

毛蛋长得好,发型不管啥样都好看,吸引了不少人前来理发。

后来就成了店里的理发师。

这天有个姑娘来剪头发,毛蛋上前给她理发,姑娘盯着镜子里的他红了脸。

之后毛蛋就发现这姑娘隔三差五就来店里,不是洗头,就是剪头发。

渐渐的二人聊上了。

有一天,在毛蛋给她洗手时,姑娘红着脸说,“听说你们这一行挺乱的……”

“也不能这么说,”毛蛋叹了口气道,“每个行业都有败类不是?不能把这锅扔给行业还背,这还得是看人。”

姑娘仔细一想,觉得有道理。

她偷偷看了毛蛋一眼,“你、你有对象吗?”

毛蛋一愣,仔细看了看这姑娘,因为她是常客,而且每次都请毛蛋给她服务,所以店里的人私下打趣说这姑娘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本来觉得这姑娘就是觉得自己手艺好,如今瞧着对方红彤彤的脸蛋,毛蛋有些不确定了。

他轻咳一声后,严肃道,“我跟你说啊,我可不会随便搞对象,我呢,没什么本事,就想找个结婚后,能让我主内,她主外的,我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孩子和老人我也照顾.......”

听了他一堆话后,姑娘并没有看不起他,反而问了几句别的。

毛蛋也摸不准她啥意思,反正也老老实实地回答了。

等姑娘走后,老板走过来打了他一下,“你咋想吃软饭呢?你就是想吃,那你不能直接告诉人家啊,多丢人!”

“咋丢人了,我觉得我靠这张脸吃软饭,那也是吃得坦坦荡荡!”

毛蛋拍了拍自己的脸大声道。

店里此时还有一位女客人,四十来岁,正在烫卷发,闻言打量了毛蛋几眼,接着笑道,“小伙子确实长得精神,要不跟了姐?”

毛蛋一愣看过去,“冒昧问一句,您结婚了吗?”

“结了,不过我男人身体不好,不行,”大姐啧了一声,“你要是跟了我,我让你吃好喝好,你也不用带孩子,想玩儿就玩儿。”

“那不成,我说的吃软饭,是指互通心意结婚后,我愿意在家做家庭主夫,不是给人做小白脸。”

毛蛋拒绝了,大姐有些可惜,还给毛蛋留了电话号码和住址,希望他想通后能去找自己。

老板眨了眨眼,在大姐要出门时自荐道,“我、我成吗?”

大姐回过头,给他一个大白眼,“你也不看看自己长啥样。”

店员闷声笑着,老板很丧气,把毛蛋拉到镜子前,这对比之前,老板立马把毛蛋推开了,“你爹妈怎么把你生得这么好。”

毛蛋嘿嘿笑着。

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那姑娘都没来,毛蛋有时候还会想起对方,可一旦有这个想头,他就赶紧让自己忙起来。

这天,姑娘带着自己的父母来请毛蛋给他们理发不说,还请毛蛋下班后他们一道吃个晚饭。

叔叔阿姨也笑眯眯地看着他。

毛蛋挠了挠头,“好。”

吃饭时,叔叔阿姨也问了问他家里的情况,得知他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后,都露出了满意的笑。

吃过饭,叔叔阿姨说有事儿,先回去了,那姑娘和毛蛋走在大街上。

姑娘把自身情况介绍了一下,“我们家的意思,就是想找个上门女婿,我之前还挺抗拒的,可认识你以后,我觉得你人不错,就是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你就不怕我是坏人吗?”

毛蛋问。

“不怕,我四个表哥全是警察,”姑娘笑道。

毛蛋倍感压力,“可以试着相处相处,但事先说好,别占我便宜啊。”

姑娘脸一红,“我不会!”

第一次约会,毛蛋带着姑娘去车站那包子店吃了几个包子喝了一碗稀饭,然后毛蛋把上次的馒头钱也给了老板娘。

“哟,你对象啊?”

老板娘记得毛蛋,谁让这小伙子长得好呢。

“嗯,我对象。”

毛蛋红着脸应着,然后对姑娘说起自己来省城发生的事儿。

结果就是他们相处下来,觉得对方都很适合自己,于是毛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告诉女方给的彩礼以及条件啥的。

结果把爹妈气得要死,可毛蛋不怕,他偷摸拿了家里的户口本。

那东西一年也用不上几回,然后回城就去登记了,他是上女方的户口,所以他男方这边的户口就是走个过场。

结了婚,毛蛋又提了不少东西回家,然后把户口本给塞了回去。

很好,没有一个人发现。

后来得知他成了上门女婿的沈凤仙夫妇闹得不得了,还说不认他了。

他媳妇儿怕他为难,吃饭都不香。

毛蛋却一个劲儿地给她夹菜,“我有法子。”

后来他们把孩子送回了家。

然后沈凤仙夫妇就围着孙子转悠了。

等孩子满了七岁后,二人把孩子接到城里念书,暑假和寒假的时候,又给送回去。

毛蛋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挺顺畅,没事儿就打电话气气大哥和小弟,反正每天都过得美滋滋的。

别人也不是没说难听的话,可毛蛋不在乎,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老婆,我给你炖了老鸭汤,尝尝味道。”

毛蛋端了一碗汤来到客厅给他媳妇儿喝,他媳妇儿见他没有,立马道,“你也喝啊,咱们一起喝。”

“喝一碗,”毛蛋嘿嘿笑着,被他媳妇儿戳了一下脸。

“都几十岁的人了,还这么黏人。”

“我黏我老婆怎么了……”

(福娃)

福娃读书还不错,比大哥和二哥都好。

而沈凤仙他们发现福娃是个能念书的后,对他也十分严格。

福娃压力也比较大。

对此大哥没少让爹妈别这么盯着他,要让他慢慢来。

福娃怕爹妈失望,就老老实实地念书,非常地努力,然后如愿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沈凤仙夫妇别提多高兴,不顾他的反对,硬是请亲戚朋友吃了个饭。

大哥和二哥也回来了,一人给他塞了个大红包。

“出息了出息了,”二哥笑嘻嘻地搂住他的胳膊,“以后别忘了二哥啊。”

“还有大哥,”大哥也摸了摸他的头。

福娃腼腆一笑。

他的性子不像爹妈,比较腼腆,也非常细心,而且特别爱收拾。

心情不好的时候收拾,心情好的时候也收拾。

因为这,还被初中室友说他娘儿们唧唧的,可西叔说他这样的人是很好的。

福娃一直把西叔这话记着呢。

在去大学报道的前一天,桂芳婶子笑眯眯地找到他,给了他一个红包,“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拿着,出去买点好吃的。”

福娃拿着红包红了耳根。

大学四年,他依旧特别努力,然后学校就不让他走了,想他留下来教书。

于是福娃就成了大学老师。

这又把沈凤仙他们嘚瑟坏了。

大哥更是觉得他不得了,“我一辈子也就是个初中老师,我弟弟厉害啊!我出去吹牛都特有面子!”

二哥时不时就开车过来带他回家吃饭,二哥的手艺好得不行,二嫂每天都说自己胖,全是二哥养出来的。

福娃听过很多上门女婿都不受待见,可在二哥家,他简直如鱼得水,叔叔婶子对他极好,二嫂更是好。

结果福娃有一天就对他二哥道,“我也想做家庭主夫。”

这可把他二哥吓住了,“别别别,小弟啊,我这是运气好,遇见了你嫂子一家人,可你万一要是遇见坏人了呢?”

二哥怕自己劝不动,还苦着脸给大哥打了电话。

大哥一阵怒吼,把二哥骂得抬不起头,说他让福娃有了这个念头的。

福娃想解释,结果第二天大哥就请假来了他宿舍,对他念叨了一个上午。

得亏今天没有他的课。

直到福娃说自己只是一时兴起地提起,没有那个意思后,大哥和二哥才放下心来。

这事儿他们也不敢让爹妈知道,就怕爹妈气出个好歹来。

福娃都工作了,也没个对象,这让沈凤仙很担心,于是让离福娃近一点的毛蛋去打听打听。

被找到的福娃推了推眼镜,十分平静道,“我们学校最近在研究一块很重要的甲骨文,很忙的二哥。”

觉得自己打搅了小弟的毛蛋顿时怂了。

结果福娃都快三十了,还是没有对象,不是在教书就是和几个老教授研究啥甲骨文。

杨继西都被推出来了。

福娃见他来,赶紧找了自己觉得比较好吃的饭馆,请杨继西吃饭。

杨继西说起他的个人问题,福娃笑道,“西叔,跟您我也不说场面话了,我对情爱没有什么兴趣,我就想好好研究甲骨文。”

闻言,杨继西也不好多说,回家就跟沈凤仙说福娃工作忙,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沈凤仙磨牙,直接收拾了包袱,来到福娃宿舍住上了。

这大学老师的宿舍啊,即便是单身汉,可也不小,住两个人是没问题的。

结果沈凤仙每天都见不到他人。

早上一大早,这人就出门了,一天三顿都在学校吃,晚上有时候压根不回来,因为那边有小床。

待了一个月,就见了福娃几次,沈凤仙气得发抖啊。

但也没办法,只能灰溜溜地回了家。

福娃是真没有啥想法,领导也看不下去,给他介绍了几回,可每一回都不成。

嫣嫣眼珠子一转,给福娃介绍了自己老同学的妹妹。

和福娃差不多大的年纪,是省医院的内科医生。

本想着二人性格差不多,试试看成不。

结果成了。

二人见了三次,第一次是嫣嫣在场,第二次是福娃约人家,第三次是人家约福娃。

第四次,二人拿着户口本去领了证。

两边都分了房子,可也不能各住各的啊,于是便在中间位置,买了一套房。

福娃每天和妻子一道出门,不过他们不在食堂吃饭了,而是在家做,今天你做,明天我做。

福娃要是加班,就会提前给妻子打电话。

妻子要是调了班,也会给福娃打电话。

二人的感情非常好,可就是没要孩子。

沈凤仙和杨继东着急啊。

可二人就是不着急。

结婚几年后,才有了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的性子和他们如出一辙,脑子也更好使,沈凤仙有点怵这孩子,就怕这孩子长大了也是个福娃这样的性子。

姥姥姥爷倒是觉得不错,时不时就接过去住几天。

“西叔明天六十大寿,我准备请假两天回去看看。”

这天下班回家时,福娃对妻子道。

妻子微微一笑,“我也调好了班,回家的车票也买了,孩子也正好周末,咱们一家三口都能回去。”

福娃闻言高兴,“还是你想得周到。”

“瞧你说的,快洗手吃饭吧。”

今天她下班早,所以是她做的饭。

回到老家后,发现大哥早就回去了,二哥是提前回去的,今儿不早,几个堂姐也在家。

石头见他回来也高兴,“福娃,过来坐。”

听见他喊丈夫的小名,妻子掩嘴一笑,“福娃,还不过去。”

福娃难得红了脸,不过还是老实地来到石头面前,“大堂哥。”

“吃饭咯!”

嫣嫣站在堂屋门口喊了一声,福娃跟着哥哥姐姐们往那边去,见西叔还是那么精神抖擞的,福娃心里也高兴。

吃过饭后天还早,于是福娃一家三口在乡间小路上散步,福娃带着他们去看以前村小学的地方,如今村里的孩子都去镇小学咯,每天都有小面包车来接送,可比他们那会儿强。

“我小时候摔到这,是西叔听见动静把我拉上去的……”

福娃指着一个小沟,跟妻儿说起小时候的事。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一切都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