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48章

待得官家哭完后,让其他人都退出紫宸殿,留下皇后和太子说话。

随后官家又召了中书令和中书侍郎入紫宸殿。

等皇后和太子出来的时候,两个人眼睛都是肿的,而中书令则匆匆回了居德殿拟旨。

中书侍郎靳鸿文倒是动作稍微慢了些,给赵贵妃使了个眼神。

这眼神让赵贵妃心里越来越沉重。

中书省负责拟招,能让中书令和中书侍郎一起过来拟的圣旨,又让靳鸿文摇头,而后看向太子……

赵贵妃猛地看向皇后,皇后只淡淡看着她,毫不掩饰居高临下的冷意。

赵贵妃匆匆回了承干殿,立刻让人给顾允清传消息。

不等顾允清入宫,中书省拟诏过了官家的允准,由常内侍宣了旨——

官家自感龙体欠安,无法顾及大安社稷和朝堂,因此欲禅位于太子。

圣旨一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一品二品官员尽都跪在了紫宸殿,请求官家收回旨意。

太子也痛哭流涕地伏跪于官家面前,在父皇面前请辞。

顾允清得知消息后,脸都青了,发了疯似的将整个书房都砍成了废墟。

圣旨已下,新君再三请辞,官家坚决禅位,而后便是新君登基,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他父皇真的放弃他了!

顾允清恨得几乎想杀人,阴沉沉看着紫宸殿的方向,对官家都生了恨意。

父皇从小就给了他希望,东宫有的,父皇明里暗里都会给他,连教导的先生都丝毫不逊色于太傅。

如今看来,他却只是父皇给太子立下的挡箭牌!

挡箭牌?休想!

是夜,二皇子府上飞出去几个黑色身影,看着方向是往靳府和城郊去的。

没人发现,暗中也潜伏着许多身影。

在那些黑色身影消失后,他们紧随其后,很快就追上人,直接将那些死士杀了,换上对方的衣裳,拿着对方的牌子继续往这两个方向去。

更没人发现,靳府和城外的树上也潜伏着黑色身影。

就在顾云川与陆清韵安静靠在书房里等着的时候,夜色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反复上演着。

直到将将天明,靳鸿文才收到了早该收到的纸条,看完熟悉的字迹和指示后,他安静烧掉了纸条。

赵瑞谕这边也差不多时候收到纸条,等烧掉纸条,他便带着将一万二千私兵赶往京城,停在了城门外的林子里。

随后他带着一千人马,分成两队,化整为零进了城。

其中五百人向着镇南王府去,另外五百人则朝着皇城而去。

九月初八,下过一场秋雨后,天朗气清,官家也能勉强坐起身了。

他对着胡子拉碴仍然跪在龙床前不肯接受皇位的太子,心里既安慰又有些复杂。

说起来太子虽然无大能,若不是……若不是晋国公,让他继位也并无不可。

可惜了啊。

“淮儿,朕的身子是真的不成了,朕是真心想要禅位给你,如此朕还能借机修养,多活几年,好支撑你坐稳朝堂。”官家摸着太子的发心,“你就别再推辞了。”

太子流着泪仰头看着官家,“父皇您定会长命百岁,儿臣愿意监国处理政务,大安还需要父皇坐镇呢!”

他哭得真诚,话说得坦然,心里的波动却跟以前的顾云川差不多,毫无波动。

从小太子就知道自己不受父皇喜欢,即便他从小就是太子,但父皇从未想过传位与他。

父皇为他取名淮,字槐然,木中之鬼,晋国公姓穆,在父皇心里,他该跟晋国公一样,是不该存在之人。

他是太子,也是大皇子,今年三十四岁,官家已经五十有七。

并不是官家二十三才生子,而是当年官家为了继位,给晋国公的投名状便是将所有子嗣都杀了,娶了母后,让他成为嫡长子。

太子哭得愈发伤心,紧紧拽住官家的衣袖,满脸不能接受,“大安不能缺了父皇,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他这个父皇心狠起来,没有任何底限。

这禅位的圣旨便是催命符,太子知道自己是拒绝不掉的,可戏却不能不唱。

太子哭得官家心里发软,三十多的儿子在自己面前哭得跟孩子一样,这让大病过后,余寿不多的官家确实有些心疼。

官家心里叹气,无论如何,他总会留太子一命就是了。

他板起脸来,“朕的旨意你也不听了吗?”

随后官家看着跪在外殿的大臣们,“你们也要抗旨?朕想多活几年,就这么难?”

这……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抗旨,只能跪倒伏地,高呼遵旨。

官家欣慰地点点头,又‘晕’了过去。

众人赶紧高呼着陛下,皇后在一旁紧着喊太医进来伺候。

太子哭得更厉害,整个人傻了一样,也跪伏在官家身前,只字不提接旨的话。

但他不接旨,三位宰相也得硬着头皮请太子商定登基大典的章程。

太子让他们自行商议,仍然伺候在官家面前,衣不解带,直到傍晚。

晚霞红似鲜血,泼洒了大半片天,这天空下,悲欢却是各有不同。

皇城外,突然从城门闯进来的将士,如同锋锐的箭矢朝着宫城前进。

长公主府外的皇城司禁卫,被几十个功夫高深的黑衣人抹了脖子,公主府大门敞开,长公主着吉服宫袍,面无表情往宫城去。

几百个将士刚闯进镇南王府,就被四面八方出现的黑衣人杀了个干净,血流成河。

顾云川安排好小卢氏和卢家的人,抱着陆清韵,将她的脑袋紧紧扣在怀里,乘着马车也往宫城去。

皇城内,还无人得知外头血流成河,鲜血即将流进宫门。

紫宸外殿,太医们都紧皱着眉头商议药方。

紫宸内殿,皇后和太子沉默地伺候在官家床前。

紫宸殿外,妃嫔与皇子皇妃们都跪在大殿前,为官家祈福。

宫里内侍监都偷偷准备了白棉布,以备不时之需。

就在最后一抹晚霞都消失的时刻,明明无风,羊角宫灯先晃了晃。

随后兵戈打斗的声音伴随着‘清君侧’的高呼响彻皇城。

所有人,包括依然在‘昏迷’中的官家,心里都默念着,最重要的时刻,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