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周氏明白姚思礼也定是在高县丞的步步紧逼之下,才无奈当场答应和陈家的亲事。可是她心中还是不甘,而且和陈家有婚约之事为何公爹以前从未提起过?

姚老爷子对着儿媳还是刚才那一套说辞,“当年我与陈员外确已约定两家结亲,如今明珠的亲事已经定下,这婚约只能明蓁的了。老大媳妇,事已至此,你也不要怪我自作主张。我知你夫妻二人想为明蓁选个读书上进的夫婿,可是如今明蓁若不嫁入陈家就只能嫁到高家,或者是你想送女儿进宫?”

如今的情势下,周氏也无计可施,可还是替女儿委屈。

“儿媳不敢,全凭父亲做主。”

姚老爷子这才满意,“为防夜长梦多,我已和陈家商定好,明日就行纳采之礼。老大,你们一家回去准备一下吧!”

明蓁一家告退后,回了后院。张氏终于忍不住了:“那块玉佩是怎么回事?我怎么记得当年陈员外是随手摘下当做谢礼的,并没有提过结亲的事情?”

姚老爷子捋着胡须的手一顿,神情颇为严肃。

“此事,你知我知,绝不可让家中其他人知晓。陈家虽富,但陈家小子不思读书上进,只知吃喝玩乐。若不是有玉佩做信物,老大如何会同意这门亲事?”

张氏却不这么想:“陈家坐拥几百亩良田,县城还开着一家商铺,陈家少爷就是一辈子什么都不做,家里的银钱也花不完。想和陈家结亲的人家多了去了,老大有什么好不满意的。明蓁嫁过去,就能安享富贵,反倒是明珠嫁到孟家却要受苦了。”

姚老爷子轻斥道:“糊涂!古人有云,“勤俭传家,诗书继世”,若是子孙不争气,便是有万贯家业也有败光的一天。可若是自身有才学,终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为孙女考虑的话,姚老爷子也希望她能嫁个上进的夫婿。可他身为族长,便要为姚氏一族考虑。姚家想要兴盛,少不得有陈家这样一门财大气粗的姻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