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的心底还有些恼怒,但也不得不借着二儿媳的话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随你们吧,你们做父母的不着急,我这个做祖母的更不耐烦去管。我们姚家岭确实也不是普通的庄户人家,祖上曾是出过高官的。老大好歹也做过几年知县,家里的姑娘嫁人自然要好好挑一挑。”
明蓁知道祖母这话也是变相说给她娘听的,祖母素来偏心二婶一家,要不是她外祖家的家世高,她娘在家里的日子恐怕更为艰难。
第2章
明蓁的母亲周氏原是京城人,她的外祖父生前曾经官至礼部侍郎,家世和姚家比起来算是天壤之别。
姚家就是台县清溪村的一户普通农家,虽然张氏说祖上曾出过高官,但那也是前朝的事了。近些年姚家也只有明蓁的父亲姚思礼才学出众,在隆成二年殿试中考中二甲第一名。
姚思礼中了进士之后入了翰林院,又得到了明蓁外祖的赏识,这才把小女儿周舜英许嫁与他。
后来姚思礼外放在顺天府辖下的安县做知县,他为官清廉,体恤民生,在查办当地乡绅抢占村民土地一事时,因为不愿徇私情而得罪了朝廷的权贵。
姚思礼被迫辞官还乡,当时刚满八岁的明蓁跟随着父母一起回到了乡下老家。
明蓁的祖父姚老爷子也是读过书的,他自是不愿儿子和贪官同流合污留下骂名,很是赞同儿子辞官的决定。
但是张氏却因为儿子辞官没有了往日的风光而耿耿于怀,她不敢埋怨姚老爷子和儿子,只能把不满加在儿媳周氏身上,对明蓁也是极为不喜。
张氏说起姚家曾经的风光,周氏听了面色丝毫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