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还是高兴的。
“行谢谢四哥了。我去武英殿了。”
胤禟欢喜又愤怒地跑了,跑到院子里记起来酒的事情,又跑回来:“四哥,我要你昨天晚上的酒。”
“回头送你家里去。”
“哎。谢谢四哥。”
胤禟这次是真跑了,记得给四嫂说一声,先跑去正院。
胤祥正在正院和四嫂说话儿,估摸着九哥和四哥说完话儿,辞行过来,两个人正好半路遇上。
胤祥因为九哥那复杂莫名的模样,笑着跑来书房找四哥。
“四哥,四哥,我也要大婚办差了。四哥!”胤祥抱着四哥的胳膊使劲摇晃。“四哥,我要去军营。”
“等你大婚再说。”如果没记错,十三弟大婚的时间门很推后。
“四哥,弟弟都十三岁了。”
“嗯。长高了不少。”四爷伸手比划看看,小团子一般的十三弟长成小少年了,春天的小禾苗抽条儿地窜个头,都到他的肩膀了。
胤祥昂首挺胸:“四哥,弟弟还会再长的。皇太后说,十八还能窜一窜那。”
“嗯。”
四爷拍拍十三弟的青瓜小脑门,拉着他,坐到膳桌上。
奶汤、小笼包、小碗溜海参、五寸碟烹紫盖、五寸碟酥火烧、五寸碟酱肉、五寸碟素炒青菜、豇豆粥一罐,樱桃一碟。胤祥讨巧地给四哥盛粥,四爷坦然地用着奶汤,对他的小心思故作不知。
胤祥:“……”
一挥手,要苏培盛带着小太监们都退下,胤祥盛好汤捧给四哥,身体一前倾,嘴巴贴着四哥的耳朵悄悄道:“四哥,八哥昨天好奇怪。四哥,八哥是不是在帮大哥争皇位?”
“谁告诉你的?”
“这还用说?”胤祥撇着嘴不乐意的模样:“八哥装的喜欢医术,别人看不出来,弟弟还能看不出来?”
“哦,那说明你八哥还没装到家。”
“四哥!”胤祥低呼一声,着急道:“四哥,大哥和八哥是不是拉拢你?”
“说什么那?”四爷用奶汤的动作停下,白他一眼:“这件事,你不要管。你的学业怎么样了?武功练习的怎么样了?”
“我的学业很好,武功也好!”胤祥生气:“四哥,我和你说正经事那。你别拿当孩子。我都知道。”
四爷正喝奶汤那,因为他孩子气的模样,被逗得笑了出来,一抬头拍他脑袋:“你知道什么?”
胤祥微微气恼:“我都知道。外头人都说‘大阿哥党’和‘太子党’那。”
“外头人说?你自己的看法那?皇太子是皇太子,大清的储君,还需要结党?大哥在兵部办差,虽然认识一些人,但他和文臣从来都相处不来,怎么结党?”
“就说那。四哥,现在没有战事打了,汗阿玛就卸下大哥的盔甲,还要四哥一直呆在工部,还一心重用文人三哥,弟弟不服。”
“四哥都是郡王了,你还要怎么不服气?”四爷一瞪眼:“谁和你说了什么?”
“哪有谁和我说什么?”胤祥眼神飘着,坐到四哥的身边,摸起来一个樱桃大口吃着。
四爷乜他一眼,吓得他猛地咳嗽出来。
红着脸吐糟道:“外头人都说四哥呆在工部怎么着怎么着了,我都知道。十四弟一直憋着气那。说同是郡王,大哥在兵部,三哥在翰林院,一个武一个文,就四哥在工部。”
“哦,原来最近没看见你十四弟,这是生气了。”
“他和八哥处得好那。八哥在工部只是挂名,领了几样不咸不淡的差事也并不忙碌,多的是时间门拉拢人。哼!”
“这是你八哥的优点之一。”
“我知道。我就是讨厌十四弟!”胤祥没说他因此和胤禵打了一架,愤怒道:“我怀疑八哥是帮大哥拉拢他,但我没有证据。四哥,你不能上大哥的车,皇太子是皇太子那,汗阿玛会生气的。”
“你还知道汗阿玛会生气?不好好学习,想这些做什么?”四爷对十三弟长大后的变化有点上心了,放下奶汤小碗端起来粥碗,筷子夹一个酥火烧,肃容问他:“四哥的事情四哥都有数。你只管好好学习,开开心心地长大。等你长大了再说话。”
胤祥:“!!!”额头青筋一跳,气得脖子都红了。
“四哥我长大了!”胤祥真生气了,四哥老拿他当孩子!
四爷眉心微皱:“既然长大了,最近多在宫里,孝顺长辈们。出发去盛京后,不许惹事。”
“知道了”
胤祥端起来樱桃小碗发泄地用着,吃完了一碗,喊着“苏培盛再来一碗。”喜得苏培盛笑逐颜开地跑进来答应着:“我们十三爷就是胃口好。奴才这就去再端一碗。”
胤祥哼哼,一转头看着四哥,还是不放心:“四哥,弟弟和你说的事情,你要上心啊。弟弟知道你一直顾着大哥和八哥,但这事你可不能心软。”
四爷:“……”
他是怎么给十三弟一个心软的印象的?瞧这小子小大人地操心自己。
四爷有点不明白,催着十三弟回宫去进学,自己和福晋说话儿,干脆领着福晋一起,抬脚也进了宫。
休沐日,时间门多,四爷的习惯,先来宫里给长辈们请安。
皇太后见到他们两个,很是高兴:“早上还在说起来你们那。上次你媳妇送进宫来的羹汤好用,软烂滋补,可有方子?”
“有。”四福晋忙答应着:“里头加了茯苓和玫瑰露一些东西,有点多。回头我写下来给您送来。”
“这样好。”一转头,看向孙子:“胤禛,你媳妇孝顺,你要好好待她,外头的一些话不要多听,你汗阿玛吩咐你的差事,好好办。”
“哎,皇祖母放心。”
郡王了,再下一步就是亲王了。在所有人的心里,不出意外这就是留着给太子册封的了。安心办差,不争不斗,这才是根本。
即使是皇太后一直给孙儿叫屈的人,也觉得,这个时候要低调了。
四福晋和苏茉儿嬷嬷说话,还有前来请安的十二福晋。
皇太后拉着孙子絮絮叨叨地说话,几次话到嘴边,也说不出来那句“要不你故意犯个错儿,要你汗阿玛贬你到贝勒吧……”康熙封胤禛做贝勒,她不高兴。康熙封胤禛做郡王,这一件一件事情的,她冷眼看着胤禛的惹事能力,又开始担心了。
“你三哥做得好,你多和你三哥学习。记得?”皇太后到底是狠不下心,胤禛就该是一个郡王。
“皇祖母,胤禛都知道,您别担心。”四爷安慰担心自己的老人。
出来宁寿宫去承乾宫,皇贵妃笑着指着身上的霞帔:“你媳妇的针线好。”
四爷凑上看一眼:“果然好的。儿子要她给儿子做一件袍子。”
“你身上还能没有你媳妇的针线?”皇贵妃白他一眼,待要说话,听到小宫女报,八公主和九公主来了,一转头:“老四媳妇,你去和两个丫头说说话。”
“哎。”
四福晋乖巧地出来,拉住两个公主。屋子里,皇贵妃挥退了宫人,拉住儿子的手:“自从你封了郡王,我这心一直不安生。你看看你闹的,现在在早朝上就是一个活阎王。赫舍里福晋的事情,我知道你是顾着皇家颜面,工部研究的也都是好东西,科举考试变化也是为了百姓好,可这有些好啊,不该你现在来做,你明白?”
“……明白。”四爷一眨眼,哄着皇贵妃:“儿子这郡王,就是汗阿玛顺带的,儿子都知道。”
“哎。你知道就好,你汗阿玛本来只想册封你做贝勒的。我也不知道,怎么闹得你也是郡王。但你要小心着。”
母子两个说着话,四爷只管哄着皇贵妃高兴,标准的报喜不报忧。
这个郡王不好当。
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汗阿玛要册封,皇太子捏着鼻子妥协了,心里必然有疙瘩。
上辈子三哥借着十三弟的母亲丧事,故意理发被汗阿玛去了郡王位,变成贝勒。这辈子因为自己的干预,十三弟的母亲身体健康,不知道三哥会想什么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