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得了准话,虽觉得十万两有些不足,但也知道是凤姐儿的极限了,笑着对凤姐儿说了许多贴心话儿才命人送她回去。
王熙凤连忙谢绝了,自己忍着气往回走,恨恨地想到:呸!谁要当那个冤大头!前脚投进去十万,后脚我就能从里头再捞出二十万来,好叫你知道知道姑奶奶的厉害!
等回了屋,凤姐令平儿把前头收的利银和自己七万的梯己银子一并交给东府的贾蓉拿去采买东西。
又顺手从王夫人给的三十万两银票里抽了二十万出来,只余十万叫平儿给贾琏用于修园子,料想夫妻一体,哪怕将来王夫人问了,贾琏也不会出卖自己……
王熙凤这里暗自得意了一晚,第二日精精神神地去了贾母院子里见黛玉等人。
原来黛玉前两日订了亲,今日特地到贾府拜见老太太,也有来谢众人之贺礼的意思。
待与众人厮见了,又与姊妹们闲话一阵,黛玉正欲回林府,就听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来请她,说是王夫人有些话要私下与她说。
黛玉料想这就是订亲那日王夫人诸多古怪行为的后续了,疑虑重重地去了荣禧堂。
“快坐,千万别拘束了。”
王夫人难得热情地招呼黛玉,等她坐下了,又“自然而然”地坐到了她的旁边,捧着茶道:
“你订亲那日.我与你凤姐姐到府上贺你,料想你姑娘家害羞,未曾得见,今日终于见着了。”
黛玉只假做羞涩,盯着茶水不说话。
王夫人瞟了她一眼,心领神会道:“好了,舅母不说这些了,倒与你说一件正经事。”
黛玉心知正题来了,正襟危坐地等王夫人的下文,只见她放下茶碗,假做羞愧道:
“这事儿本不应该和你小孩子说,只是……唉,为了你元春姐姐的体面,我这个当娘只好舍了这张脸……”
“林丫头,你家底丰厚,如今也订亲了,在家里越发说得上话……这会子你元春姐姐修省亲别院还差好些银子……”
王夫人自持长辈的身份,不肯明着要黛玉的钱,只在话里暗示,等着黛玉自家来补上后半句,主动提起补贴银子之事。
黛玉只装作听不懂,皱着眉疑惑道:“怎么?外祖母家里已经难到这个地步了?”
“依大姐姐的品格,若知道家里的难处,定会嘱咐老太太、太太少花费些银钱在省亲别院上的。”
王夫人握着茶碗的手微微紧了紧,转而跟黛玉回忆起元春旧时的事来,准备打一打感情牌。
“是了,我们元儿的品格当年在家里也是人人称赞的。你年纪小,不曾见过,那孩子虽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但并不肯安享这荣华富贵,平日里很是节俭……”
“对了,前儿送到府上的贺礼里头就有一件是她从前的钟爱之物。那是一对儿耳坠子,早年你大姐姐常常佩戴,等她入了宫,我将那耳坠子好生收捡了起来。如今又送给你,也是叫你大姐姐的福气保佑你婚事顺利的意思。”
黛玉在心里悄悄吐槽:还是算了吧,原书中元春的结局可不算好,谁敢要她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