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是三年,宝钗待选之事早就不了了之。薛姨妈为了两个孩子的终身大事考虑,这才打算进京投靠姐姐,想在这公侯遍地的地方为两个孩子寻个好姻缘……
不过又几日,就有仆人来报黛玉,说薛姨妈一家已经进府。
黛玉见过宝钗后,深觉她不愧是后世有众多“粉丝”的宝姐姐。其人容貌丰美、行事随和,才进贾府几日,就很得人心,连那些丫头小子们也十分喜欢与她顽。
黛玉性格内向,不喜交游,惯常只与三春姊妹玩耍,与贾宝玉也不过是普通表兄妹的情谊,并不亲厚。
两相对比,一时间府里的下人都说起了宝钗的好话,虽黛玉日常打赏大方,但也多有说她不及宝钗的。
黛玉因此生了一场闷气。
这日,迎春三姊妹到梅苑里找她玩耍。见黛玉闷闷不乐,姊妹三个眼珠一转,知道她是因为府里那些难听的话生气。
任谁明里暗里被人说不如人都要生气的!
这姊妹三个有两个是庶出,另一个小妹妹又原本是宁府的人,日常也听过些闲话,受了些闲气,很能体贴黛玉的心情。
迎春最长,拉着黛玉的手,温声细气地劝慰她:“林妹妹不必将那些人的闲话放在心上。”
“不过是些粗鄙之人,不曾念过书、识得字,不过是谁给的好处多些就说谁的好话罢了,正经人谁把他们的话当真?”
探春也连声附和。她向来心气高,见贾家下人如此不肖,也很义愤,含羞忍愧地对黛玉说:
“老祖宗慈爱,太太也是个吃斋念佛的人。虽有凤姐姐管束下人,但她一人精力也有限,这起子下人一时不注意就张狂起来!”
“我先前听人说林姐姐你的闲话,已骂过了他们。明儿我再听见,还要再骂的!”
“林姐姐毋需把这些小人的话放在心上!我们都觉得你比什么宝姐姐要好,那个‘好人’实在叫人看不透她的心肠!”
惜春年纪小,感伤自身,眼眶已经红了,扑到黛玉怀里,带着哭腔说:“姐姐的难受我都知道,我们姊妹哪个没有受过这些气。”
“我又出生在那边府上,在这里没有根基,不敢做错一件事,就怕被人笑话。这日子过得没意思极了,有时候我恨不得铰了头发到佛门清净处去……”
黛玉叫她们这些吐露心肠的贴心话哄得感动非常,听了惜春的话又想起她原著中的结局,连忙呵止道:“快别说这话,叫人听了伤心。”
“何况你年纪小不知道,这佛门也未必就‘清净’了。”
“听人说,有些尼姑庵明面上是侍奉佛祖的清净之地,实际暗地里做些皮肉生意,里头年轻貌美的小尼姑比楼子里的姑娘还要惨十倍不止呢!”
“况且就算好运,进了真庙,拜了真佛,日子也不见得就好过了。那里的尼姑,日子过得连家里最穷的下人都比不过呢。甚至于有些小庙,香火不盛,待香油钱花用完了,庙里的师傅还需亲自出门化缘乞食,又岂是好受的?”
惜春听了这话,唬得小脸煞白,连连告饶,从此将出家避世的念头丢在脑后了。
这边姊妹们齐齐来安慰黛玉,那边从林家来的丫鬟、嬷嬷也不是死人。都说“主辱臣死”,哪里有看见其他人说自己主子闲话,跟木头一样只会干看着的人?
王嬷嬷是黛玉的奶娘,身份到底比其他仆从尊贵些,亲自拜访平儿说了此事,只请她出面约束一二,又很有分寸,叫她不必大动干戈,使琏二奶奶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