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绍的布阵是很传统的中原兵阵,步军在中间,骑兵在两翼和后方,投石ji八牛弩和炮队都在步兵军阵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战斗没有正式开始短兵相接的时候,他们需要第一个派上用场,然后处于军阵之中的弓弩手遵照统一指令放箭,加大杀伤力度,接着,强力的骑兵以最快的速度穿插入敌方军阵,彻底将地方打乱,最后,步兵军阵以稳如泰山的姿态缓缓前进,将敌军彻底碾碎。
以往第一阶段并不能造成敌军的大量伤亡,那么就要靠第二阶段的骑兵冲杀,如果骑兵冲杀失败或者是骑兵数量太少,战斗力不足,不足以担当大任,那么就直接要靠步兵军阵的相互交手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大唐有三万步兵,四万骑兵,中心军阵是三十个超大军阵,然后八牛弩队和投石机队各自位于军阵的左右两侧,中心的炮队受到最严密的保护,位置在整个大兵阵的中间后方,也就是最安全的位置,柴绍的指挥队伍就在那里,左侧两万骑兵的统领是杜荷,副统领是王玄策,右侧两万骑兵的统领是李震,副统领是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中心三万步军的统领是孟雨,柴绍居中指挥。
大型军阵以整齐的步伐和稳健的姿态缓缓地朝适合大军陈列与战斗的平原地区开阔带移动,战鼓隆隆的响起,整个战场杀气蓬勃,把在城墙上观战的波斯君臣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确实没有想到大唐军队会有这样的战斗方法,尤其是步兵的使用和大型武器的使用,波斯萨珊王朝晚期过于迷信重骑兵的力量,以至于彻底忽略了步兵的存在。
步兵的地位在萨珊王朝晚期是非常低下的,甚至有些时候只能在战场上做加油团,喊几嗓子,而阿拉伯军队初建,骑兵稀少,主要靠步兵作战,便有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步兵对抗骑兵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获胜者是步兵,阿拉伯军队。
大唐军队严整的军阵从他们这儿看去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黑色方块,排列得如此有艺术感,以至于某些在学问上和艺术上颇有造诣的大臣和著名人士居然对大唐军队的军阵造型大加赞赏,觉得这就是战争艺术,值得发扬光大云云,全然忘了他们站在这里是做什么的,第三道防线已经岌岌可危,波斯军队全线后撤,大唐军队是阿拉伯人进攻泰西封的最后一道屏障。
这道屏障万一是中看不中用的,那么对于波斯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阿拉伯军队会用最快的速度把他们的首都吞的连残渣都不剩,萨珊王朝的君臣们就要准备逃离首都,另外建立一个陪都,继续苟延残喘了。
柴绍可不愿意做那个中看不中用的人,当初比不上自己的妻子就让他一直不痛快,被一个女人给比下去了,别人也就算了,偏偏那个女人还是自己的妻子,换作是谁都会觉得郁闷难耐的,后来平阳公主逝世之后,柴绍才算是终于摆脱了一道枷锁,焕发出了比以前更加耀眼的光彩,屡立大功。
他们夫妻的感情其实是很微妙的……
柴绍看着不远处同样黑压压一片的摆出战斗阵型的阿拉伯军队,心中的判断也被印证了,上一次看的时候只是小规模进攻,主力军队并没有出动,把波斯人打成那个怂样,也该有些比较好的武器和装备了,所以一支穿着波斯人铠甲的军队就出现在了柴绍的面前,柴绍一挥手,鼓声停止,军队的前进也随之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