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得不回来了。
但是,这就是苏宁所要的结果,让山东世家,这一群以仁义礼智信为立身之本的道貌岸然的家伙们,让他们身败名裂,不仅仅是薛延陀人,就算是大唐国内,也会对这些人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从而对任何负面消息都会较之以往有更大的信任力度,打击他们的立身之本,这才是彻底铲除山东世家的最好方法。
这一招很有用,伴随着山东商团团长崔孝义畏罪“”,还有山东商团诸多大员的被捕或者是潜逃,整个山东商团被消灭了,山东世家一大半的商业精英和一小半的财富就这样付诸流水,整个薛延陀对山东商团的信任彻底泯灭,而在西突厥商团和关中商团的补救措施之下,所幸,这两支代表大唐官方和民间利益的商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对于山东商团的不信任和对于大唐汉人的不信任被区分开了,这些有心人就是以夷男为首的薛延陀高层,他们和大唐有同样的利益,同样不愿以此次好不容易促成的通商付诸流水。
士族的名声在外族,在整个大唐的北疆彻底臭掉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加上流动速度,不出一年,整个大唐的北方邻居们就会明白,在大唐国内,有那么一群人是不值得信任的,没有大唐官方的认证,是千万不可以随便和汉人交易的。
崔孝义这一招真狠啊!
典型的损人又害己,这个时代的信任是相互的,是简单的,更是盲目的,大唐和这些民族或许可以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但是商业交易的问题上,没有人会怀疑谁会做假,大唐的商人不会怀疑少数民族的商户和百姓,同样的,少数民族也不会怀疑大唐商户作假。
山东商团开了一个头,准确的说,是崔孝义为了干掉山东士族而开的头。
这个头一开,就好像当初曾国藩因为湘军两个将领对于友军见死不救的事情而叹息此风一开湘军不可复用的情况一样。失去的信任基本上是不会再回来了,大唐的商人今后如果不能得到大唐政府的认定,有专门的文书,那是不能得到北方民族的信任的,这些民族对大唐政府的信任是对于汉人的最后信任。
为了干掉山东商团,不惜以信任这个几千年来形成的基本品德作为代价,今后将产生无尽的副作用,苏宁觉得有必要就此事向李二陛下上一道认认真真的严肃的奏折,大唐可能需要用好几百年的时间才能换回失去的信任,信任是一种习惯。形成这种习惯很不容易。
苏宁叹息不已。对于这种情况,现在的公孙策,过去的崔孝义,很是奇怪。一问之下。大为惊讶。这才意识到,自己放出了一个魔鬼,一个需要用数百年去消灭。也不一定消灭的了的魔鬼。
“门下只是为了铲除山东势力,使其无法生存下去,却未曾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主人,门下,百死难赎其罪!”崔孝义非常羞愧的拜倒在苏宁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