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庶之争是中国古代造成兄弟反目骨肉相残惨剧的最主要导火索,中国人对于血统的极端重视发展到了病态的地步,若是扩大到民族的层面上,那么倒也无所谓,对于民族血统的重视程度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自我认同的程度,这样的民族就算没有国家和国土,一样可以生存,比如犹太民族,流离失所了两千多年,照样还是一个民族,堪称奇迹。
但是在民族之内,还要硬生生的把兄弟亲人分为嫡出和庶出,将家族内部也分一个嫡庶之分出来,而后优待重视着重培养嫡子,尤其是嫡长子,而作为庶子,往往作为被圈养和替补的存在,只有庶子太过优秀或者嫡子太过无能的情况下才会将家业传给庶子,说白了,庶子就是中国古代家族传承意义层面上的备胎,地位尴尬不已。
只不过对于庶出和嫡出之争的系统内还会附带上长子和次子之分,这就会造成嫡次子和庶长子之间的极端矛盾,也是极其难以应对的情况,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袁绍和袁术,结果如何,所有人也都知道,但是若是没有曹操横在袁绍和袁术之间作为缓冲之用,这两个四世三公之子之间的争斗谁能获胜还是个未知数。
家国天下,不过如此。
所以作为备胎,崔孝义就是一个凄惨不已的人物,他的命运很悲惨,他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人品还是比较端正的,学识也很优秀,只不过他是庶出,而他的兄长,博陵崔氏家主、嫡长子崔孝礼却比他更为优秀,而且心狠手辣,行事极其果断,深受父亲的喜爱。所以毫无意外,崔孝礼成为了家主,而崔孝义身为备胎的使命也就完结了。
自小生活在压迫的环境之下使得崔孝义比较坚强,而且对于世家子弟也多了一份不屑。对于嫡庶之争所带来的傲慢与偏见更是深恶痛绝,崔孝义就相当于是统治阶层内部的开明派,对于嫡庶之分相当厌恶,对于下层人民也有一份发自内心的共鸣和同情,是以分家出去之后乐善好施,也有一个善人的名号。
崔孝礼不高兴了,博陵崔氏只需要一个善人,那就是他自己,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把崔孝义收回了本家,开始管理起家中的商务。要做一个商人,崔孝义对于崔孝礼的蛮横专制是没有反抗能力的,更何况他把自己的全家都当成了人质,自己还有反抗的能力吗?
所以散会之后,看着崔孝礼那张皮笑肉不笑的脸。每一次面对这张脸和这种笑容的时候都不会有好事发生,这个几乎是定理,发自内心的厌恶和恐惧使得崔孝义根本不想看到这张脸和这个笑容的主人,对其敬而远之,能不看就不看,以前倒也相安无事,但是如今。怕是不行了。
“哈哈哈哈,二郎啊,此番我山东遭逢大难,二郎能在这等时刻挺身而出,担负起这样的使命,可算是解了我山东之大难啊。苏宁小儿奸诈狡猾,心狠手辣,偏偏满腹才华,让我等防不胜防,圣人之言果不其然。有才无德之人,当真是可怕!小人!
二郎身负大才,又常年主管我崔氏商路,对于此道想必是精通,纵观山东,再也没有能和二郎相提并论之人,徐岩已经为山东而献身,我等心痛不已,却又不能至山东于不顾,这才推举二郎主管此事,二郎啊,莫要让为兄失望啊!”崔孝礼皮笑肉不笑,带着满满的恶意对崔孝义笑道。
崔孝义听这种话已经很多次了,虽然每一次都觉得很恶心,但是还能忍受,只是这一次,面对着生死之局,崔孝义终于放开了对于崔孝礼长期以来的恐惧,对他的虚假言词达到了反胃的地步,真的很想把方才喝下去的粥给吐出来,好好地埋汰一下这个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