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在杨氏的目光下,有点害怕,却还是点了点头,应道,“娘,我记住了。”
听到外面传来周阳他们回来的动静,一屋子人互相看了看,就各自去忙活了。
周阳进去,觉得气氛有些奇怪,就去看老太太,老太太笑了笑,问道,“散步回来啦,小俊肚子有没有好些?”
苏俊有些窘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我没事了,谢谢周祖母关心。”
周阳看着周老太,见她脸色如常,倒也没多想。
坐在堂屋陪老太太坐了一会儿,就招呼苏俊去洗漱。
周老太望着苏俊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二日下晌,周阳就告别家人,与苏俊一起回了县学,目送两个少年离开,周家长辈暗暗松了一口气。
好在周阳和苏俊都没有察觉到什么。
倒是苏锦鲤,望着坐在牛车上远去的周阳和苏俊,若有所思。
周阳去了学堂,杨氏翌日又开始了卖菜饼,依旧是头天晚上发好面,一大早就起来熬骨头汤,做定做的菜饼,然后去码头。
一直到下晌,摊子上菜饼都卖得差不多了,杨氏正准备收摊回家,面前突然冲过来两个人,一老一少,对着杨氏就开始哭诉。
头发花白的夫人抓着杨氏一条胳膊,二话不说,就是一通指责。“春花啊,你怎么在这啊,你爹病重,也不见你回去看看,你是真把自己当成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了,不管你老子娘了啊,要不是我们正好碰到你,你是不是还要躲着我们呀?”
边上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看着杨氏,也是一副痛恨的模样,仿佛杨氏真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儿。
杨氏望着眼前的两人,先是一懵,接着就气得发抖,她挣脱妇人拉扯,指着妇人就道,“钱氏,杨小华,谁让你们到这来的?”
眼前的两人,正是杨氏的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杨钱氏和杨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