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质疑。
“不,琴酒是特别的。”莱伊沉静地说,“他不仅仅是一把刀。”
莱伊是个聪明人。
一年近距离接触,他觉察到琴酒在组织微妙的地位。
琴酒是毫无疑问的核心成员,准高层,张狂又冷酷的处决者。
他的枪口敢对准任何一名组织成员,除了那个神秘的boss;他认定有必要干掉谁,不会受到明面上的求情和干扰。
只要事后交上报告,说明情况。
他行踪成谜,却不神秘,比起少数人知道的“朗姆”、“贝尔摩德”,琴酒的威名贯穿组织上下。即便最基层的喽啰,也有机会吃到topkiller尊贵的枪子儿,干这活,琴酒不觉得屈尊。伯|莱|塔之下,人人平等。
另一方面,他不插手组织的运营决策。如果他愿意,不少负责人愿意利益交换,跟他打好关系,以便某些微妙时刻保住小命。
进入组织两年,莱伊取得了极高的地位,周旋于许多组织成员之间,但是情报工作进展不算顺利:宫野姐妹活动面狭窄,有价值的情报少;中层人员太过分散。
唯一接触到的核心高层琴酒,防备心强到变态,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更过分的:组织各部门、各条线之间互设保密机制——这已经不是黑|道的配置了,这是战时情报机构的配置!首领有被害妄想症的那种!
现在,唯一的突破口是琴酒。
琴酒抓捕的叛徒遍布各个部门。
只有了解,才能发现异常。
去年,日本公安卧底“苏格兰威士忌”暴露了身份。莱伊亲眼看着他打穿手机自杀,惨烈的场景在脑海挥之不去。
跟在琴酒身边,就是走在悬崖边。琴酒那近乎神经质的谨慎和敏锐,足以让顶级间谍头疼。
如果他孤身一人,倒可以将此当作刺激的交锋游戏,但他不是。
他能保证一直不被发现吗?
或者被发现后,像对方一样缜密地破坏所有联系、掐断组织的追查吗?
难以入睡的深夜里,他一遍遍地问自己。
……
与其妄想着靠一些卧底的情报一举掀翻组织,不如抓住一个已知的重点,坚决果断地动手。
莱伊做出决定。
“抓住他,获得打开组织秘密的钥匙。要么除掉他,斩断组织内部的重要链锁,方便我们后续进攻。见过童子军野外怎么抓兔子吗?找到几个洞口,堵住,用烟熏。兔子们会躁动起来,慌不择路地到处跑。
琴酒就是逼迫组织动起来的浓烟,不管是生是死,组织都要大调整。那时候,我们抓兔子尾巴的时机就来了。”
“我向布莱克先生报告你的判断。”安德雷十分信服他。
手机轻震。
“琴酒的回复?”安德雷忍不住紧张。
“他拒绝了。”莱伊神情晦涩,合上手机。“以我对他的了解,不该是这个答案。”
“行动……”
“告知他们,全部取消。”莱伊黑色细卷长发垂落,遮住了表情,“对上琴酒,必须绝对谨慎。”
安德雷想到最坏情况,面色难看。
“保险起见,接下来一年内,你们不要和我联系。确定安全后,我主动联系你。”
交代完,莱伊神态自若地拿走安德雷的花束,接下来见明美正好用得上。
莱伊的预感是正确的。
琴酒的反常,预示着组织正经历特殊的事情,也许他可以借机会查探。
然而回到日本的琴酒再次拒绝了。
“你可以独自出任务。”叼着烟的长发男人说道。
莱伊望向他:“我以为,我们合作的很好。”
琴酒没解释,他向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