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玉前脚走,广田弘毅后脚就来到总统府。
双方的会面非常干脆,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现在都没有心思开战。在杨秋答应撤回派往湛江海军基地的两艘北京级战列舰,并不再增加西婆罗洲驻军和纳土纳的海空力量后,广田弘毅也代表日本政府答应让中国船队继续使用马六甲和巽他海峡,答应撤走苏门答腊廖内省的全部部队,同时答应确保中国和华人南洋地区的合法利益,不会主动伤害华人,最后双方还以腊戍为界,将缅甸和云南边界的部队各自后撤30公里。
当天晚上,总理王正廷接替杨秋继续实质性谈判。在最关键的菲律宾问题上,双方各执一词,尤其是巴拉望岛、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巴林塘海峡、巴布延海峡问题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王正廷提出的要求是必须将巴拉望岛交给中方管辖,以确保南沙群岛的安全,同时由中国接管巴坦群岛和巴布延群岛。日本当然不会同意,费了老大劲就是要获得一条稳定的近航线,如果丢失巴林塘海峡和巴布延海峡,再把巴拉望岛交给中国,船队干脆就别走了。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商定由民国海军接管巴坦群岛,巴布延群岛则由日本暂时托管,双方海军和飞机以巴布延岛为线划分。最后日本还用西婆罗洲外的卡里马塔群岛和勿里洞岛的两处大型锡矿,确保中国在菲律宾和南洋等地的矿藏投资安全的承诺,换取中国放弃巴拉望岛。
最后,全部协约有效期一年,一年后双方视情况续约。
日本获得了一年时间,可以确保完成对菲律宾和被马里亚纳群岛的占领,并获得一条距离近了4000公里的航线。但却失去了巴林塘海峡,而卡里马塔群岛更是在勿里洞岛边上。距离巴达维亚和巽他海峡只有550公里。至于勿里洞岛和华资菲律宾矿藏的放手,也意味着进军菲律宾后收益将大大减少。
而对中国来说,同样获得一年的缓冲期,还能确保可以向波斯湾继续增兵。
密约签署的当夜,早已等着这天的宋子清立刻调动三支总计227艘万吨轮、52艘天山级登陆舰组成的船队,同时从青岛、杭州湾、湛江出发,向波斯湾运输急需的物资、铁路钢轨、码头起重等设备。他还答应白崇禧,10月前会将刚组建完的34军、38军和1个山地步兵师、1个空降师调往波斯湾,这样波斯湾集团军就拥有第4、18、34、38军总计20个师,以及1个山地步兵师、1个空降师、13个装甲摩步重炮团。陆军总兵力56万。空军也决定在现有第9、20、47三个混成联队的基础上,再次增派33和48两个混成联队(每个标准混成联队含2战斗机大队、1个轰炸机大队、1个攻击机大队、1个运输大队、若干高炮营等,总计622架)总计3110架战机,22舰队也将在明年初得到1艘辽宁级航母、至少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的补充,并正式常驻波斯湾和印度洋。
无论是领袖的决心,还是幕僚集团的建议,或者是政治上的需要等等,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正将亚欧两个最大国家慢慢挤压到一起。撞击潮头来临前的时刻,北京和莫斯科都在竭尽全力的准备着。与适合军事作战的苏联体制相比。杨秋需要受国会和在野党制约。制造力也因为东南的日本,不得不分摊出占全国制造总量的三成用于海军建设。虽然杨秋也曾想过直接撇开议会进入全面战时机制,但都因战争没有全面爆发,而被担心引发府院之争的宋子清和王正廷等劝阻。
斯大林一边向德黑兰增兵。一边盯着波兰局势。只要德国履行密约,他就能从欧洲再次抽出百万大军挥戈高加索和里海。他还积极的针对装备劣势,主动砍掉kv1坦克,要求研制更强大的kv2坦克。而t3476因为能稍稍遏制中国主力的31型坦克。被要求大量建造。飞机上,在中国的刺激下,新的米格3和il2终于迅速定型开始生产。而仿造的h111轰炸机也被命名为图2后,进入小规模量产。同样,国防军在砍掉众多型号后,也开始集中资源于飞机、36型坦克、半履带车、高炮等等主力装备,仅六七八三个月,就有1627辆36型坦克、包括311架轰七在内的2817架飞机被制造出来交付部队。
北京和莫斯科欲罢不能时,日本也在焦急的等待中苏全面开战的消息。即使广田弘毅当夜就告知密约,但不能确定大陆全面开战的情况下,日本上下依然保持着最后的一丝警觉。
亚洲的风暴再次聚集时,波兰已经是兵败如山倒。
面对德军闪电般的推进速度,波军毫无还手之力,偶尔组织起反抗也很快被蜂拥而至的德军飞机和坦克冲散。到8月29日,德军已经濒临华沙城下。戈林还调集200架德国轰炸机,想学阿瓦士战役轰平华沙,可此时他手上最强大的ju88轰炸机每月产量也才几十架,面对欧洲的坚城完全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