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7瓜分完毕
九月初的北方,很多地方都已经入秋,但地中海上却依然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照射人身上,就像被扔在了炭火里,海湾内传来的阵阵吆喝声,为这股热浪平添了几把火。【 我要:超快更新 】
这里是位于马耳他南部的马尔萨什洛克湾,和北面的瓦莱塔不同,这里居民稀少,也没什么很好的码头设施,但却有个极佳的天然港湾,德利马拉角和本埃萨角就犹如巨人的两个臂膀,将一汪深蓝怀抱了起来。
在初步勘测了马耳他的地形后,帝国皇家海军和总参谋部便改变了主意,将基地选址从瓦莱塔搬到了这里,一来可以避开北面人口较多的居住区,二来这里水深足够,条件也很好,而且海湾右面还有一大片背靠山脉的平整地,非常适合建设空军基地。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马尔萨什洛克湾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除了几个渔船码头外根本没什么深水设施,从头修建代价不小,尤其是国内至这里的海路实在是太远,所以要想修好基地就必须依靠奥匈或者奥斯曼的物资支援,尤其是水泥和钢材。
至于人力,这个年代根本不缺,除了几千印度战俘外,还有上千被俘的意大利水兵,数千人的卖力工作使得马尔萨什洛克湾看起来就像是个大工地。
呜呜的汽笛声中,三艘大型远洋货轮在驱逐舰的保护下缓缓驶入了海湾,由于深水码头还没建设好,所以大型船舶抵达后需要依靠小船接驳卸货。
船队送来的大都是粮食、燃油的必需品,因为需要维持北美战区的需要,加上支援欧洲战场,目前华可用的运输船已经不多,华轮项目虽然到达了集中交付期,但也基本上是下水一艘被拖走一艘,根本没有喘口气的机会。
贝特曼猜得不错,其实华也已经在超负荷运转,开战以来连续作战,加上又都是长距离的跨洋作战,物资消耗比起德国在家门口作战只多不少,即使早很多年就开始储备,也经不起连续两年的亏空。
外人看来因为得到了美国和沙皇黄金,又获得了澳大利亚,现在还在从美国和世界其它占领地上疯狂掠夺,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船只从加利福尼亚、甚至已经控制的墨西哥湾内拉回上百万吨的机器、矿石和物资,别提近在咫尺,曾被英国誉为王冠上的明珠印度半岛了,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并不是搬回来就马上能够装备军队的。
打个比方,你获得了黄金后必须先把黄金入库印刷成纸币,然后用纸币去采购炮弹、弹、去购买供应军队的物资,而后面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制造的。
目前国内武器已经在向技术优势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开始逐步的淘汰低技术的武器和装备,全力制造一代的武器,只是制造这些武器需要工人们掌握多好的技术,加工水平要求也很高,这样又会耽误一些时间。
帝国不是打不起,也不是没钱,而是造不动了。
以前一架猎鹰双翼机只是千把元,但现在一架野马战斗机已经近十万,工是复杂了百倍,放在以前四大飞机制造厂生产木质双翼机的话,至少不会比现在的英德速度慢,但是造现在这些飞机速度就一直不算,别现在又加了加复杂的雷神大型轰炸机了。
将物资和财富转化为生产力需要足够的时间,可偏偏战争不会给你时间,要不是皇上早十年就开始储备炮弹等物资,和平时期超规模采购坦克、飞机和大炮,建造了一批领先的舰艇,现在多只能控制太平洋,印度洋或许能插插手,但登陆美国、进军大西洋和地中海基本就是做梦了。【 我要:超快更新 】
说到底,随着战争深入,各国的工业能力差距还是逐渐显现,在此项上被硬生生拔高的帝国逐渐显出了颓势,要不是人口优势,不至于向欧洲那样有能力没人力,或许也不可能走到现在。
望着开始卸货的船队,古君霍轻轻叹了口气。
正是因为工业制造能力达到了极限,又需要维持北美战区庞大的消耗,使得在伊奥尼亚海海战获胜后,总参谋部开始主动减少了对地中海的投入,第七舰队得到的补充也少了很多,虽不至于影响作战,但对于修建这种大型基地来说,就有些困难了。
古君霍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决定去看看进度,恰好参谋长周成也走了进来,两人便一起向码头走去。
“奥匈帝国答应提供的的水泥还没到吗?”
看到空军基地至今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码头和海军设施还基本是个骨架,古君霍心底着急了,连忙说道:“等会再去催催,这已经晚了足足10天了!”
由于从国内运来太远,所以华政府之前和奥匈帝国达成了以粮食换取工程物资的合约,主要的就是水泥等建设物资,只是奥匈帝国的提供速度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加上或多或少还掺杂了些政治因素,所以古君霍也不禁有些心急。
旁边的周成何尝不知道要尽修建好马耳他基地。其它不说,光是机场如果修好的话,从这里起飞的雷神轰炸机就可以覆盖法国地中海沿岸、希腊、和西班牙等地,基本涵盖了整个地中海,能很好补充航母战斗群连续作战,且单机载弹量过小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