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八 北非上空的鹰(第四季)

调教太平洋 河马散人 2810 字 2022-09-19

除了大风的影响外,f3f引擎增强后,使得它首次拥有了挂载两枚五十公斤小炸弹的能力,乐飞便开始组织按照李默拟定的未来航空兵发展手册,演练海上攻击和投弹训练。

这次的事故,就是起源于这种训练,因为炸弹挂架的问题,一位飞行员没能投炸弹,开始时他觉得炸弹应该不会掉下来,便带着炸弹降落,没想到当机轮落在甲板上后,震动却使得炸弹猛地砸在了甲板上,引发了爆炸和大火。

五十公斤的训练弹只装了一公斤,但由于都是木质结构,爆炸还是很引起了大火,终造成了这个局面。

万幸的是,当时乐飞正好在这艘训练舰上,果断的下令非必要人员率先跳海逃生,同时亲自带着管损队冲入一线用水龙压制住了火势,终没有毁掉整艘训练舰。

蹲在漆黑的甲板边,听着乐飞的叙述,李默也是直挠头。

直到不久前,李默知道自己一直想错了,在他看来第一代航母的技术不需要太高,事实上光是升降弹药和飞机使用的大型升降机,装备部在不久前刚拿出样机。

拦阻索的液压油缸也很麻烦,而且目前的飞机结构根本不可以去用拦阻索,上次阿德尔他们还用目前唯一一架铝制飞机在地面进行了拦阻索实验,当尾勾挂住拦阻索的那一刻,机身直接被冲力撕成了两截。

除了飞机结构不够强外,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海上起降经验,认为海上降落和陆地是一样的,可以缓慢下降,甚至一些老鸟早早的就关闭了发动机,紧靠机翼的升力下滑降落。

但在海上这是行不通的,降落时因为起降甲板没有陆地机场那么长,所以必须保持一定的功率,怕万一降落点太前可以重把飞机拉起来,这就使得对飞机的结构,起落架的强度提出了高的要求。

可加固这些东西,就有需要强的引擎,所以这似乎成了一个死结。

飞机太轻导致了侧风会影响起降稳定,双翼机的机翼空气利用率高,会加大这个问题,而加固机身和起落架,需要结实和坚固材料,这又要回到引擎再次提高上。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就如他自己当初计算的,除非把引擎提高到至少600马力,飞机采用全铝制加强结构,要不然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不过也不是全悲观,至少经过之前的大量积累,发动机功率增强已经突破了临界线阻碍,汉阳厂的v型八缸引擎,和长春的11式星式引擎都拿出了600马力原型机,还首次把涡轮增压技术应用到了上面,李默虽然不是学发动机的,但也能知道,只要继续完善和改良,提高稳定性,那么多一年后拿出实用型是没问题的。

这是一台好发动机造就一代名机的年代,所以此刻已经抵达北非,就等着奥斯曼雇用的四十八架秃鹫就极为关键了,因为训练和实战是不同的,虽然欧洲此刻的飞机引擎比自己还不如,但就像不久前怒江号遭遇的那架意大利鸽式双翼机,由于采用了双层大机翼,提高了空气利用率,所以还是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

这就使得他们初步具备了缠斗能力,而当实战交锋时,一旦进入互相追逐和缠斗,飞行员往往会做出很多下意识的规避和进攻动作,这是训练时无法模仿的,在那种极端情况下发动机和飞机本身都会暴露出大问题,等到这些问题反馈回来并解决,对自己的航空工业无疑是个跳跃式的发展契机。

除了这些问题外,空军也是目前华唯一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部队,通过这种强度并不高的战斗,锻炼出一批种飞行员,等他们回来后就可以迅速把经验传给多的人,对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也是个极大的促进。

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了李默将空军投入到意土战争中,但奥斯曼人显然还没意识到意大利飞机和飞艇的威胁有多大,不过这没关系,等他们吃够了苦头后,就会来找自己帮忙了。

想到这里,李默的嘴角一歪,刚从舷梯上下来,就看到一辆吉普车飞速的停在了远处,张作霖急促的跑了过来。

“皇上,奥斯曼答应了吴应科的条件”

“哦?他们购买了几艘?”

“三艘,全要了”张作霖兴奋地笑道:“每艘45万英镑,一共是945万蓝币,首批支付350万蓝币,剩下的以向我们贷款的方式分三年偿还。”

“此外他们也答应了,只要我们能说服德国,那么就可以将巴格达铁路转交给我们,而且他们还雇佣了吴应科作为海军指导,帮助他们对付意大利。”

“海军指导?”李默愣了一下,旋即笑道:“这是吴应科的鬼点吧?”

张作霖点点头:“是的,吴应科说,三艘公爵级与昨晚完成交接,但奥斯曼海军水兵和将领的能力太差,根本用不好三艘战列舰,所以他答应了穆罕穆德五世,以私人身份临时加入奥斯曼海军,而且他来电说能不能再给他几十位老兵和军官,这样就能让奥斯曼尽出海决战去。”

“可以,立刻发电报给他,就从之前的三艘战列舰上挑选二十人,不过还是老样,必须用私人的名义,而且不得泄露”

“是”

张作霖刚要领命而去,李默忽然又叫住了他问道:“对了雨亭,冯琪和德国人谈的怎么样了?”

“德国人初步答应了,巴格达铁路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鸡肋,英法俄宁愿用战争威胁也不让他们修,不过。”张作霖停顿了一下后,说道:“德国希望我们能提供五亿蓝币的贷款,此外还想买下我们的八艘灰脊鲨潜艇和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