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历史的转折

新军阀1909 伏白 3124 字 2022-09-18

德国人当然看得出来其中的花绕绕,可如今他们可不敢把华飞给得罪了,只是口头上非常愤怒地抗议一番,没有挡住华飞地财路。

陆战上取得巨大的进展并没有减轻德国人在海战上地颓势,日德兰海战后,德国人痛定思痛,一方面加大潜艇对英国的封锁,一方面果断派出驱逐舰,巡洋舰冲出英国人的封锁,对大西洋航运线上的商船队进行拦截围追。

战争的巨大破坏,不仅让各国工业遭受巨大的损伤,也使得无数地青年人奔赴前线,战死在他们妻子妹妹生产出来的子弹炮弹下。无数地女人被动员起来,生产枪支,子弹等各种军需品,整个国家,都在为战争而全面运转着。

但即使如此,还是人力不够啊。于是英法等国把目光瞄向了中国,怎么说,中国也是有着四亿多人口的大国。说地难听的,啥资源不丰富,但这人口却是非常充足地啊。

再说一战开始不久,就有英法等国在山东招募了部分华工,工价低廉,而且还任劳任怨,没有比这更加适合的劳力了。

就在今年,英法等国准备在中国大肆招募华工的时候,一向对自治区之外事务毫不感兴趣的华飞,竟然先后公开以自治区联合政府副主席,中华民国副总统的身份,亲自过问华人赴欧洲的事宜。

华飞说,为了解决国内部分流民和富裕闲散劳力的工作问题,我们愿意接受各国政府的华工聘用,但是这个操作必须是政府之间的合作,国内华工的招募训练事宜乃至在欧工作期间的组织服务事项,都应该由我国政府一力负责承担。

而且为了保证华工的合法权益,英法等国不仅要保证华工的工资待遇水平,还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为了恪守中立国的地位,华工们绝对不能在一线阵地工作。另外,英法等国必须保证,所有华工的生活工作情况,都需在政府特派团的管理下运行,而且还必须保证,安排一定比例的华工进入各种工厂担任学徒等工作。

工资华飞提的不高,所以不是问题,而且华飞第一次表示愿意介入欧战事务,英法等国欢迎都来不及。可华飞的政府特派团要求和规定60的华工必须在各类型的工厂工作,这就违背了他们最初使用华工做苦力的初衷。

华飞愿意接受华工事宜,并与英法等国谈判起来。不仅北洋军系不反对,南方的护系也不反对。毕竟怎么看,华飞也在这起事件上得不到多少好处,而且华飞现在身为副总统,切身握一方兵权,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得罪他。

就在英法代表犹豫的时候,华飞和德国驻华公使马尔赞发布联合声明,自治区将会招募训练十万华工,在三个月内分批通过陆路和海路,抵达德国。80的华工,将受聘于德国各家工厂,解决德国劳力不足,民生物资严重匮乏的局面。

什么?十万华工?80进工厂?狗屁的民生物资匮乏,在战争时代,什么物资不是战争物资?面包不是战争物资?棉布不是战争物资?

英法等国开始抗议了,可是他们却并不敢对自治区采取强硬的措施。一来欧战已经让他们遍体鳞伤,元气巨损。二来如今中国地局势也发生了巨大地变化,原来他们看好的袁世凯躺在医院生死未卜,而只是一名地方军阀的华飞,成为了这个巨大国家的副总统。虽然中国还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虽然中国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落后。但正如有些欧洲议员的警告,中国最强大的武器,是他们的人口,巨大的人口数量。单论华飞现在掌控的自治区四省之地,人口就达几千万之多。这几千万人口,可以征为兵役地人口至少也有一千万人。即使只征用五百万人口,然后进行几个月的训练,每人发把枪,赶到欧洲,加入同盟阵营,这是个什么概念?

最终,华飞以副总统的身份,亲自与英法等国签署一个50万华工支援英法两国民生工厂生产和国家建设的用工合同。中国不仅负责招募这50万华工,还要负责进行简单地训练,负责翻译人员,负责运送到英法,负责管理。所有款项,由国家政府之间结算。

此协议签署后,德国人罕见地没有抗议,发表声明说希望英法等国不要把中立国的工人用于战争行为,否则由此造成地伤亡,他们概不负责。

中央北洋军系在记者采访时称,副总统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华工的合法权益,亲自负责处理此事,中央对结果非常满意。国务总理声称,希望副总统支持国会讨论,对德宣战。大总统黎元洪宣称,赞同副总统在外交上采取的谨慎中立态度。

南方的护各方代表大都保持沉默,即使有人发言,也只是淡淡地表示,希望副总统可以督促国务院,尽快召集国会,恢复临时约法。

时间转眼来到了19177年,虽然欧战一度变得对德国非常有利,但是德国海军屡次受到打击,不得不撤回港口,重新利用起潜艇来。随着战争的消耗,经济的拼损,国内矛盾开始加剧上升。

当初德国人在引进了华飞自治区地轰炸机技术